点击下载——转炉留渣安全操作研究与实践探讨.doc
转炉留渣安全操作研究与实践探讨
王羽,王安军,商勇,林利平
(武钢炼钢总厂二分厂,湖北武汉430083)
摘 要:结合武钢炼钢总厂二分厂的现状,对留渣操作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安全留渣的工艺参数,并制定和实施了安全留渣操作措施,为实现具有显著效益的留渣炼钢工艺提供了可靠性依据。
关 键 词:转炉炼钢;安全留渣;经济效益
转炉炼钢生产中,通常有3种造渣操作,即单渣操作、双渣操作和留渣操作。单渣操作工艺比较简单,冶炼时间短,劳动条件好。双渣操作是指在吹炼过程分一次或几次除去1/2~2/3的炉渣,然后加渣料重新造渣。其优点是可以消除大渣量引起的喷溅,获得较好的去除磷、硫的效果,减轻炉渣对炉衬的侵蚀。留渣操作是指将上炉部分或全部炉渣留下供下炉使用。这种造渣操作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但其最大不足是在兑铁过程中容易产生喷溅,从而危及炉前工人及设备的安全。所以控制留渣操作所产生的兑铁喷溅也就十分必要。
武钢炼钢总厂二分厂有3座公称容量为80t的转炉,2011年之前一直采用的是单渣操作和双渣操作,熔剂消耗非常高,石灰单耗达58kg/t,轻烧单耗26kg/t,萤石单耗5kg/t。2011年钢铁市场萎缩,钢材价格持续走低,为了提高盈利能力,必须降低生产成本,武钢炼钢总厂二分厂对留渣操作进行理论分析并进行实践,采取一定的措施做到安全留渣,熔剂单耗大幅度降低。
1 转炉安全留渣的热力学条件分析
转炉留渣操作有时在兑入铁水时会发生大喷渣,其原因是上一炉终渣中的(O)扩散到铁水中后与铁水中的[C]发生剧烈的碳氧反应引起的。然而铁水中还含有[Si],在一定条件下碳氧反应可以被抑制。这个条件是把温度控制在某个临界值以下,临界温度可以通过热力学计算求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取R=3.0,w(FeO)为15%,查表得a(SiO2)为0.0001,
故:ΔG=131100-73.618T (5)
要限制铁水中碳元素的氧化,必须使ΔG≥0,即满足:
131100-73.618T≥0,T≤1781K=1508℃时,铁水和上一炉的炉渣接触,硅的氧化限制了碳的激烈氧化。当前转炉大部分实现了溅渣护炉,溅渣后炉渣温度均低于1500℃。因此可以说留渣操作是完全可行的。
2 转炉安全留渣的动力学条件分析
2.1 炉渣的黏度对安全留渣操作的影响
炉渣的黏度直接影响着氧、铁元素的扩散,炉渣的黏度与自扩散系数的关系可由下式表示:
D=KT/6πη (6)
式中:K为波茨曼常数;T为绝对温度;η为黏度。
而扩散系数与反应速度成正比,因而,当反应处于扩敞区时,提高炉渣的黏度,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速度,从而使喷溅临界温度升高,留渣操作的安全性提高。
2.2 铁水兑入速度
当发生喷溅时,炉口处的气体速度很高,部分炉渣由气体携带喷出炉外。根据流体力学,此时气体的流速可按牛顿公式进行计算。
vs=5.45{ds(ρs-ρ)/ρ}0.5(7)
式中:vs为炉渣的悬浮速度,m/s;ρs为炉渣的密度,3000kg/m3;ρ为气体的密度,0.35kg/m3(1300℃,0.15MPa);ds为炉渣的粒径,0.01m。
炉口处CO的流量为:
mCO=vsπr2炉口ρ
设铁水中[C]含量的3.5%被氧化,则临界兑铁速度为:
υFe=(12×mCO)/(28×0.035)=244kg/s。以临界兑铁速度兑铁12s后,炉渣中的(FeO)质量分数降到5%,即可正常兑入。
3 安全留渣工艺的操作
2011年以前,不留渣的操作步骤为:加废钢-兑铁-吹炼-出钢-溅渣-倒渣-加废钢。留渣工艺操作步骤为:加废钢-兑铁-吹炼-出钢-溅渣(不倒渣)-加石灰-加废钢,具体操作如下。
3.1 溅渣降低炉渣温度
出完钢后必须溅渣,调入300kg(3.8kg/t)调渣剂,确保炉渣溅干,溅渣之后的炉渣温度一般在1500℃左右。
3.2 加石灰降温稠化炉渣
溅渣结束加入1t(12.7kg/t)石灰,炉渣温度可降低100℃左右,由于炉渣温度下降,炉渣的相组成发生变化,固相质点大量析出,炉渣稠化,黏度增加降低,扩散速度降低,从而缓解碳氧反应速度,有利于控制炉渣喷溅。溅渣结束不加石灰和加入1t石灰的炉渣照片如图1、图2所示,比例为1∶30。

3.3 来回摇炉确认炉渣粘稠
加入石灰后,来回摇炉,在摇炉过程中,操作工到炉前平台确认渣况粘稠。
3.4 加入废钢降低炉渣温度
向炉内加入废钢8t(101kg/t),可使炉渣温度降低200℃左右,加上加入石灰的温降100℃,炉渣温度可从1500℃左右降至1200℃左右。
由于温度下降,根据三元相图,液相减少50%,固相量增加1倍以上,其组成为3CaO·SiO2+CaO,炉渣显著稠化。而且,在铁水兑入时,由于废钢的存在,减缓了铁水对炉渣的冲击,阻碍了铁水与炉渣的混合,铁水与炉渣的反应面积大大减小,对碳氧反应速度起到了缓解和抑制作用。
3.5 铁水的兑入要求
如前所述,兑铁初期,临界兑铁速度244kg/s。实际生产中,为确保安全,兑铁速度控制在200kg/s,经15s后,炉渣的(FeO)浓度可降低至5%,之后正常兑铁。
4 生产实践
2011年1—7月处于实验摸索阶段,共留渣836炉,8月开始进行大规模留渣操作,从未发生过兑铁喷溅事故。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随着留渣比例的不断提高,熔剂单耗不断降低,与2011年前不留渣的水平相比,2012年6月的熔剂单耗大幅度降低,石灰单耗降低了12.5kg/t,轻烧单耗降低了2.4kg/t,萤石单耗降低了2.75kg/t,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显著。

5 结语
1)留渣操作时,通过溅渣、加石灰、加废钢等措施可使炉渣温度从1500℃降低至1200℃左右,再通过来回摇炉,稠化炉渣,降低开始兑铁的速度,可确保留渣兑铁时绝对安全。
2)采用留渣操作法是一种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冶炼工艺,与不留渣相比,石灰单耗降低12.5kg/t,轻烧单耗降低2.4kg/t,萤石单耗降低2.75kg/t。
参 考 文 献
[1] 曲英.炼钢学原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7.
[2] 苏天森,刘浏,王维兴.转炉溅渣护炉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
[3] 陈家祥.炼钢常用数据图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0.
[4] 李诗久.工程流体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