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各地方的“国五条”细则在3月底接连出台,但整体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要弱于市场预期。然而,面对产业链终端需求启动受阻、去库存化进程速度过慢的现状,各环节企业相继采取调低出厂价或保价限产的策略以求得生存。
基于对供需环境再度失衡及库存偏高的预期判断,笔者认为二季度煤焦钢产业链将整体步入弱周期。
产业链终端需求启动不足。通常3、4月是国内钢市的消费旺季,但今年钢材去库存化力度不仅弱于市场预期,而且与往年相比还启动较晚。截至3月底,全国主要市场五大钢材品种社会库存量为2192.7万吨,虽然较前一周继续减少15.4万吨,但降幅明显低于近五年平均值。政府换届带来的政策转变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引发的结构性调整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钢材消耗速度。由于部分企业对后期需求过分乐观,产能快速提升导致供应压力大增,而下游终端开工延迟迹象显著,采购需求弱化导致钢贸商亏损加剧并倒逼钢厂调降售价。作为生产建筑用钢的风向标沙钢延续3月降价政策,4月上旬再度调低螺纹钢出厂价30元/吨。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产业链终端需求启动不足的拖累下,国内3月份钢铁行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环比大幅回落14.3个百分点,至44.6%,重回收缩区间。可以预见,未来钢价要启动走强,而有待钢企完成去库存化和去产能化的自身调整,此外还需配合需求能稳步提升。
自下而上传导流畅,煤焦深陷降价漩涡。随着下游钢市转入供需失衡,库存高企的颓势之后,上游焦煤和焦炭市场也难逃降价冲击。由于未来钢企面临巨大的去库存压力,放缓生产速度降低常备原料库存等产能调整动作将愈加迫切,这无疑会削弱钢厂对焦炭和焦煤的采购力度。而处在产业链议价能力偏弱的位置,焦炭企业和煤矿生产商除了主动降价外,就只能采取限产保价的措施来减少亏损。
据了解,自3月下旬以来,华北焦炭市场现货报价已累计下跌逾250元/吨。在连番降价的情况下,多数焦化厂整体经营处境雪上加霜,亏损面持续扩大。但就算如此也未能激发市场需求潜力,焦企只能进一步加大限产力度,同时降低焦煤库存量以缓解资金压力。
一般来讲,煤矿企业议价能力强于焦化企业,但面对焦企陷入降价漩涡,大幅削减原料采购的大环境,国内焦煤销售顿时陷入停滞。截至3月底,国内四个主要焦煤港口总库存再度增加66.5万吨,至756.5万吨。高库存低需求的现实倒逼国内产区焦煤企业也纷纷下调4月份出厂价格。据了解,近期作为主导煤炭价格的山东兖州煤业的主焦煤价格每吨下调130元,而山西焦煤集团也下调了4月份的主焦煤价格,每吨调降150元至1250元。
经历过前期煤矿、焦企和钢厂产能快速扩张之后,整个产业链将转入去库存和去产能的阶段。即使后期钢市出现回暖,但基于对钢价分别领先煤价和焦价11周和8周的传导机制预判,二季度煤焦钢势必会陷入价格弱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