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想知道矿业繁荣是否已见顶,而下面这一线索或许有助于他们找到答案:参与行业竞赛的领跑者都已出局。
全球主要矿业公司正在进行高管大换血。力拓(Rio Tinto, RIO)首席执行长艾博年(Tom Albanese)上周四突然宣布辞职。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 PLC)首席执行长Cynthia Carroll去年10月份已辞职,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BHP)正在在物色接替首席执行长高瑞思(Marius Kloppers)的人选。而与此同时,在完成与Glencore (GLEN.LN)的合并后,Xstrata (XTA.LN)的首席执行长Mick Davis也将离职。
这或许标志着持续了十几年的矿业繁荣的终结。这期间,中国基金的崛起唤醒了一度濒临绝境的采矿业,并推动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到2008年年中,即使是表现疲软的英美资源集团的股价也较2000年年初上涨了三倍以上。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矿业公司管理层热衷于大举扩张,矿业公司投资者获得的收益日益下降。据花旗(Citi)估算,1999-2007年期间,矿业公司新投资资本的年均收益为18%;而在2008-2011年期间,新资本投资收益的年均收益下降至负11%。
从矿业发展的历史上看,曾经多次出现价格上涨引发过度投资并恰逢经济放缓的情况,而这次也不例外,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出现代表着一种新的模式。
在大宗商品价格涨幅料将放缓的情况下,花旗现在预计,到2020年,矿业公司资本投资收益将为11%-13%,刚刚高于10%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成本和税赋增加是这些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此外,事实证明,一些矿业公司的高管并不是什么高明的交易人。力拓2007年斥资380亿美元收购Alcan是个灾难性的错误。自收购Alcan后,力拓对其铝资产进行了290亿美元的冲销。除了美国天然气业务之外,必和必拓基本上避免了此类严重失误,但未能与力拓和加拿大的Potash Corp. (POT) 结盟也成为高瑞思职业生涯中的败笔。
也许正是这些投资和交易失误,以及加大股东回报的呼声,才是矿业公司更换管理层的原因,希望藉此将公司交给那些能够关注于管理现有资产的人来经营。
英美资源集团以新首席执行长Mark Cutifani的矿业工程师背景引以为豪,而力拓新首席执行长Sam Walsh也因其通过技术手段控制铁矿石生产成本而著名。不过,Glencore/Xstrata已选定的首席执行长Ivan Glasenberg则是个彻头彻尾的生意人,这或许是个例外,但他也决心要缩减公司的投资计划。
现在具有讽刺意义的可能是,什么时候这些矿业公司才真正最需要精明的生意人。以力拓为例,该公司一直未能实现业务多元化,目前公司80%的利润来自铁矿石业务;而随着从2015年起铁矿石供应将过剩,价格将面临压力,力拓似乎将很容易受到冲击,这与必和必拓更为多元化的业务模式形成了对比。英美资源集团可能也需要采取根本措施,剥离其面临政治挑战的、经营亏损额铂金业务。通常情况下,在价格不会大幅走高的情况下,调整业务组合、实现协同效应可以在提高利润方面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全球能源市场面临转折,世界石油巨头进行了业务调整。同样,在主要矿业公司对管理层进行大规模调整时,也似乎正值铁矿石价格周期面临着转折之际,矿业公司也许也要下大气力挖掘自身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