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 >> 行业聚焦 >> 热点聚焦
钢贸商谈幸存秘诀:概不赊销远离互保融资圈
发表时间:[2013-01-16]  作者:  编辑录入:冶金之家  点击数:913

钢贸行业的冬天比自然界的冬天来得更寒冷。

上海虹口区大柏树一带,萧瑟寒风中,人迹稀少。在大柏树钢贸市场,老板们闲来无事,向店员交代几句后,就又相约到附近一家茶馆里“茶叙”去了。

繁华不再。宝山、虹口、杨浦交界处的大柏树区域曾是上海钢材贸易商的集散地,短短一公里,就汇集了第一钢市、大柏树钢市等几家钢材市场,全盛时曾集聚了4500家钢贸企业。年交易规模超过5000亿。有媒体说,钢贸产业2009年对上海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度接近3%。

如今,2012年席卷全行业的钢贸危机扫荡了这一切,大柏树的钢贸商垮掉了百分之七八十,“基本上死光光了。”参加茶叙会的庄祥(化名)描述说,垮掉钢贸商纷纷跑路,有的出国,有的跑外省躲债去了。老板们跑路时丢弃下一些漂亮的豪车,被前来追债的债主们没收了抵债,当中甚至有几百万一辆的奢华房车。

浙江商人庄祥是幸存下来活进2013年的少数几家之一。看着身边的一家家同行倒下去,他却毫发不损,还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时机。“别人都快死掉了,还哪来力气跟咱竞争呢?”

庄祥和一块茶叙的几位老板一边后怕一边反思。最后,茶叙会达成共识:之所以能够幸存,不外乎自己坚持了两条底线。一是坚持款到发货,不玩金融杠杆;二是没有陷入银行此前大力推销的“融资圈”。

结果,当别人都“死光光”时,生意就自然向老庄这样的“剩者”汇聚,在钢贸市场整体严寒之下,庄祥的钢贸公司业务量反而飙升了20%,连一些习惯了赊销,最为难缠的工程客户也找上门来了。

“不赊销”的定力

大柏树的钢贸市场以福建的周宁籍老板为主力。茶叙中大家聊起,以前周宁的幼儿园招不到孩子,因为钢贸商来上海做生意把孩子都带过来了,而现在当地幼儿园却人满为患,因为老板们跑路时都把孩子送回老家了。

从银根紧缩、银行抽贷,到钢价下跌、民间资金逃离、钢材市场倒闭,不是周宁帮的庄祥看着圈子里的人和企业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对自己一直坚持“款到发货”的支付模式感到庆幸。“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雷打不动,这是必须的。”老庄说。

要坚持这一条不容易。钢贸上下游赊销风气盛吹。坚持款到发货,在一个时期内必然导致库存巨大,风险也大。按一吨库存耗费100元计算,1万吨的货就要吃掉100万元。

不过,现在看来,这种可测算的风险,总比赊销带来的不确定风险要好些。在钢贸业,下游客户的“赊销”,应收账款一般两三个月才能回款,有些工地客户欠款久一些,一些机械客户要4个月才能回款。甚至越拖越久,最后拖出了官司,货款都被拖没了。

是否赊账,也要看自身的服务和综合实力。10年前,老庄他们几个刚入行,为了打开市场,也不得不采取这种危险的赊销模式。但业务开始稳定下来后,他们就咬牙跳出这个怪圈。宁可暂时少赚点,也要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周转率。

能改变普遍的赊销方式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你一直这么坚持,客户也会慢慢适应和接受你的方式,本质上踏实经商的人也是追求货款两清的。”老庄总结说。

现在上海钢贸业整体生意清淡,但庄祥却充满乐观。“市场生意不好,我的议价能力反而强多了,客户也多了。”他得意地说,他的业务量比之前飙涨了20%左右。之前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人家坚决不干,现在好几家工程商都转过来了

“以前生意好做的时候,大家都一窝蜂拥进来,才造成这个市场出现了一些破坏规则的事情。现在别人都垮掉了,生意就集中到幸存者手里了。”和老庄一起荼叙的另一位林老板赞成老庄的看法,“现在等于重新洗牌,幸存者的机会来了。能坚守下去的,做强的可能性很大。”

现在的难处来自银行。银行行长们现在一听“钢贸商”三个字就呈惊弓之鸟状。“你现在别奢望能从银行贷到钱。”

互保圈外的“逆长”

庄祥记得,仅仅两年前,他们这批人还是银行高层的座上宾,经常会被召集起来参加一些银企互动的活动。那时钢贸商资金来源除自有资金外,银行质押贷款是更大的一块,其中包括库存质押、工厂厂房质押,协会组织三五家企业联保贷款。

钢贸商与银行的蜜月期在2011年初终结。上海的所有银行对钢贸商紧急抽贷,力度越来越紧。但怎么紧也没用。庄祥说,其实,他们的资金也不在自己的资金池里,而是被套牢在上下游的漫长产业链上。圈子里一些赊销链上货款无法及时汇拢,被银行抽贷后又停贷,几家钢贸商最先倒了下去。

缺口一旦打开便一发不可收。钢贸金融危机持续发酵。据监管部门统计,截至2012年9月5日,上海地区钢贸贷款余额共计1975亿元,占全市中资银行贷款余额的4%,钢贸贷款中有275亿已转为不良贷款。

监管层下一个指令,银行收贷就更猛一些。加速了钢贸商与银行关系的崩裂。老庄见身边的一些企业于是一家家陷入僵局,10家当中只剩下一两家在撑着。老庄熟悉的一名同行,下游货款无法汇拢,违贷两个月,就被银行诉上法庭,资产账户被迅速冻结。

一些在银行放贷冲动中获得的贷款,其中涉及的违规甚至犯罪行为也陆续暴露。这如一股飓风,砸碎了原本脆弱而高危的融资圈。上海1万多家钢贸企业资金链濒临断裂。在与银行周旋了半年之后,一些上海钢贸企业陷入绝望,竟出现联合停止还贷现象。

老庄等人总会聊起这场钢贸危机,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钢贸企业的资金信任危机并非单方面造成,从银行自身角度看,也反映了银行风险管控体制和机制的不健全。

一位股份制银行的支行行长曾经谈起过,当初钢贸企业的经营规模都偏大,资金需求量大,又加上当时的4万亿大多被引入基建领域,“我们以为,钢贸的信贷风险不会太大”。

其实,庄祥他们当初对资金的需求也很大。但他坚持住,没有进银行极力推销的那个互保融资圈。

低成本融资术

“当时,银行推销贷款的时候,我们就谨慎地计算过。”老庄和公司里的另3位股东算了一笔账:现货交易一般年份销售利润率平均为3%-5%以上,如果给拖欠,根据银行利率计,利润连一百分十都剩不了。

他们还发现,在一单钢材质押贷款中,如果没有银行业务上的放贷需求,也就没有银行业务人员利用已有提成制度获取更多利益的渴求。“渴求之下最容易滋生猫腻。”

而且,一些业内人士反映,在办理质押过程中,有些钢贸商所填的报表“超级棒”,其中就有熟知贷款流程的银行业务人员帮着做手脚。

凡此种种,使老庄认为银行这种联保的“贷款营销”很不靠谱。他将这种银企勾兑称做“贷款营销”。“说起来很简单:我是做钢材的,我把钢材存在一家仓库,仓库给我出个证明,银行就按库存价贷一笔款给我。就是一种质押贷款。妙处就在,一库钢材,可以多次重复抵押。本来是做贸易的,就摇身一变成了做金融的了。”

老庄说,这其实就是骗子总是遇到傻子。“你觉得,我的融资渠道还算通畅,会参与这个联保圈?我可不敢替这些同行提供担保,那等于自己找死。”

一库钢材,只需要一张钢企的发货单加一张仓库的入库单,空手就可以从银行套到白狼。至于那钢企的发货单,一个业务部经办就能帮你搞定,“但不知哪一天,我自己莫名其妙就成了一个骗贷案的主角了。无论多艰难,合法经营最安全。”老庄说。

老庄坚持不进互保圈的定力,还来自于境外资金支持,他很庆幸在两年前,公司就引入了境外的战略投资者。当时,境外股东进驻后,开始了钢贸链条上的扩延,即介入了承建商之列。而且,根据股东会议决定,经营的方向比较精准,即介入物流领域的仓储项目承建。

“后期的融资,基本靠境外资金。”老庄透露,境外资金的成本比境内银行贷款起码低了3倍。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