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
“微调”再提速:财政政策将向保增长开闸
发表时间:[2011-12-13]  作者:  编辑录入:冶金之家  点击数:866

管理层为2012年定下了“预调微调”的方向,意味着政策或不会大幅度放松,但多数分析人士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速向保增长倾斜。

伫立2011年年末,鸡蛋与猪肉价格跌落的声音清脆响亮。更能说明问题的是,11月CPI数据急速下滑至4.2%,成为今年内的最低。

在这一接近年关的重要时点,当民众对通胀水平持续回落已没有任何疑问的时候,各界对即将出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的关注更趋白热化。而作为一场定调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已在上周落下帷幕。这两场最高级别的会议,将直面中国经济诸多难题,如保增长、控通胀及调结构等。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2012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十二五”即将步入第二年的背景下,上述政策定调被认为意义深远。12月11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一券商策略会上表示,中国已定调明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他认为,明年中国经济将回归常态化的“软着陆”,GDP增速或在一、二季度触底,三、四季度将温和回升,明年中国积极财政政策或成亮点。

分析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12年政策微调将再次提速,以确保在调结构中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速向保增长开闸。

政策微调着重于保增长

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传出的信息,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搭配下,明年宏观调控将逐渐侧重于“保增长”。

“以目前财政收入同比近30%的增速,加之财政存款余额达到GDP9%,说明中国完全有实力在保增长上做得更多。”汇丰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

“保增长将成为首要任务,虽然政策基调不变,但政策执行的重心和力度肯定会发生调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

多数经济学家都持同一种观点,即稳健的货币政策具备相当的灵活性。2011年为了控物价,央行频繁上调存准率和利率;而明年在内外需同时陷入困境之时,货币政策将在稳健区间内逐步宽松。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11月30日,央行近3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经过这个微调拐点,下一步可能出现继续放松的趋势。业界预期,今年12月还有一次存准率的下调,幅度为50个基点。

此外,更有投行报告预测,在明年上半年存准率还会下调两到三次。但是,对于管理层提出的“预调微调”究竟该如何解读呢?

业界人士认为,既然管理层为2012年定下了“预调微调”的方向,也就意味着政策大幅度放松的可能性很低。国泰君安(香港)的研究报告就把上月末的存准率下调,视为“总体货币政策的有限的正面惊喜”。该报告认为,中国通胀水平出现好于预期的下降,11月CPI同比上涨4.2%,为2010年9月以来的最低;PPI同比上涨2.7%,为2009年12月以来的最低。但由于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放松给全球带来充裕流动性,以及中国可能推行的能源价格改革,因此稳健货币政策或仍有必要。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指出,调控政策更关注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现象,而不仅是短期问题。基于此,市场不应再抱有政策全面放松的期望。

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数据结果,受访企业认为目前宏观经济偏热和过热的分别占29.9%和5.1%,认为偏冷的占23.6%;而认为正常的则触及11年来的最低值,仅占28.1%。

上述调查显示,认为宏观经济“正常”的投票率偏低,这一现象正符合中央要继续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预期。

2012年或迎来“财政年”

财政部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11月全国财政收入97309亿元,中国今年财政收入突破10万亿已经毫无悬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市场普遍预期,明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将是决策层稳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对巩固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为党的十八大召开创造良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数研究人士认为,基于明年国际上滥发货币的预期,货币政策在保增长中的作用将有所削弱,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在“保增长”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中央财政支出应该加大出手。目前首要的是稳定在建工程和在建项目。更重要的是,对民生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要有大幅度的资金投入。

中信证券报告解析说,这表明在党的“十八大”之前仍需要保持平稳的经济增长。2012年的政策导向不变,但操作将明显变化,可能通过调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与此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2012年财政支出更多,结构性减税范围将推广。

财税专家李文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待明年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打个比喻就是一种是“摘桃子”,一种是“买桃子”。

比如,2012年,中央针对小微型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将深度推进。就在2011年,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已提高;小型微利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将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对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贷款合同3年内免征印花税;金融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将延长至2013年底。“这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举措,均是在今年四季度才开始施行,对今年的经济拉动作用会很有限,但是明年其威力就可以全面爆发出来,这就是一个‘摘桃子’的过程。”李文海解释说。

至于李文海口中的“买桃子”,主要是指明年中央可能会加大财政支出规模,并进一步推进结构性减税,从而利用“多支少收”的办法促进经济和民生的发展。

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11月30日在全国财政预算执行工作视频会议上介绍,今年全国财政收入会超额完成预算,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都会有一定数额的超收。

在财政不差钱的背景下,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曾指出,目前采取的一些结构性减税力度还不够,未来减税措施应提高到千亿级水平,减税重点可放在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的负担上。

“除减税外,明年财政直接支出将集中用于民生领域。”李文海列举的几项包括保障房建设、水利系统和灌溉工程、环保项目、教育、流通体系建设等。

/聚焦·楼市/

楼市调控第21个月中央定调“不放松”

发自北京在中共中央于上周召开政治局会议之后,牵动楼市走向的“风向标”终于得以明确。

本此会议决定,明年“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上述关于地产调控的定调与温家宝总理此前在天津、广西考察时的表态一致。

楼市调控进入第21个月

据记者了解,自去年4月以来,本轮楼市调控已进入第21个月份。期间,地方政府对于“松绑”的诉求不绝于耳。除一些开发商明确表示反对外,佛山还曾公开放松限购政策;北京、杭州、重庆、长春等地也纷纷在土地出让、房源解禁、资格放宽等环节试水,被认为变相“救市”。

业界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土地财政缩水被认为是地方政府反对调控的主因。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截至11月28日,其监测的25个大中城市土地出让金全面下滑,合计比去年同期减少1172亿元,降幅达到11%。事实上,在中央高层的多次表态中,从来没有流露出放松楼市调控的意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度为明年的楼市正式定调。

北京中原地产的分析认为,通胀压力减小是中央敢于坚持楼市调控的主要因素。根据统计局的数据,11月CPI的增幅回落到4.2%,为今年最低点。与CPI的利好消息不同,今年前11个月,房地产投资、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增幅均有下降,国房景气指数更是回落到100以内,为近27个月以来的新低。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受访者均认为,房地产市场将彻底入冬,表现在除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景气指数等指标持续缩水外,房价也将进入下行通道。

按照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预计,今年全年,房地产开发增幅将保持在28%左右的水平,全国商品住宅成交量则可能保持6%左右的正增长,这两个指标均比去年有明显降低。

同时,自10月出现下滑的拐点以来,业界普遍预计,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将继续呈现环比下滑,价格下降通道已经开启。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11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报价为8832元/平方米,与10月相比下降0.28%,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出现环比下跌。

2012年将是楼市“冬季”

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尚未发布公报,但政治局会议的表态与之前高层的说法一脉相承,似乎给楼市政策走向定下了一个调子。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几乎所有专家都认为,楼市调控政策将平稳度过年关的节点,短期内不会有太大调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9.87,自2009年8月份以来首次跌破100,成为近27个月以来的新低。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对此解读为“房地产业全面入冬”。

事实上,尽管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下滑,但从前11月的数据来看,房地产投资增速仍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5.4个百分点。在保障房大量上马的情况下,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11月的CPI增幅回落到今年最低的4.2%,业界大呼“超预期”。这些数据综合起来,被业界解读为:调控楼市短期内不会拖累宏观经济。

因此,针对楼市的政策近期很难有反转的可能。而在货币政策方面,即使明年有所放宽,能够进入到房地产行业的恐怕也十分有限。链家地产的分析认为,楼市调控远未见底,明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针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政策仍将十分谨慎。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平均环比下降0.15%。在“拐点”论调中,业界认为未来该指标还将继续下探。

但在地方财政的压力下,这样的高压能持续多久仍存疑问。杨红旭提醒记者关注另外两个时间节点:明年3月的“两会”和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他认为,在上述节点上,不排除楼市调控适度放松的可能。

/聚焦·外贸/

外需“亮红灯”:出口增速连降4个月

出口增速连续下降4个月,中国外需红灯已经亮起。

海关总署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1月,我国出口1744.6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增幅创9个月以来的低点;而进出口总值为3344亿美元,同比增长17.6%,比10月份的增速降低4个百分点。

交行金研中心分析师陆志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欧美发达国家受主权债务危机拖累,经济增速低迷,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与通胀压力同步下调,这导致中国出口环境持续恶化。

据瑞银报告称,2012年一季度中国出口将同比下跌,但节日交货和春节时间较早使得年底的外贸数据表现坚韧,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同时这也会使得2012年初的外贸数据弱于市场预期。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日前表示,出口增速下降,一方面反映了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出口面临着综合成本上升的压力,包括劳动力工资的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土地成本的上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等。他还提到,明年欧美市场的情况不会有根本好转,国内的供应成本也会面临今年同样的状况,因此明年外贸进出口形势仍然会比较严峻。

长期接触海外客户的出口企业也表达出很大的担忧,他们认为,目前的外贸环境不像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样出现断崖式下滑,而是持续的慢慢下滑,世界经济可能进入一个较长的低速增长期,国际需求和全球贸易增速短时期内难以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

“这将是温水煮青蛙,我们会很难做。”东莞一家陶瓷出口厂商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果是断崖式的下跌,可以考虑关停厂子,或等待政府救援,但现在的情况不是这样。“稀稀拉拉的订单使得我们还要撑下去,但却饱受来自客户、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各方面的困扰,很有可能白费精力,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面临出口困局,决策层在定调明年工作时也更侧重强调出口的重要性,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本月初在六省市进出口座谈会上表示,要稳定出口,扩大进口,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王受文也称,明年在外贸出口方面会重点开拓对发展中经济体的出口。

11月我国贸易顺差为145.2亿美元,与上月相比缩减了大约25亿美元,前11个月我国共录得贸易顺差1384亿美元,同比收窄18.2%。

陆志明认为,受出口增长乏力影响,预计12月贸易顺差很可能进一步收窄,全年顺差可能在1500亿美元左右。

“人民币未来存在贬值可能。”他认为,中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收窄,也大大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于回落的背景下,以人民币升值应对输入型通胀的必要性大大减少。

/聚焦·金融/

周小川再提“逆周期调控”强调危机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各国应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不断探索逆周期调控方式,强化系统性风险监测、预警和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周小川是在上周末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举办的“金融稳定监测与管理”高层研讨会上发表上述讲话的。此前,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在金融体制改革部分首次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这是该提法首次进入中央全会文件。去年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高层领导人在讲话中重申了这方面的内容。

“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主要是针对造成金融危机的顺周期性而提出。根据周小川在多个场合的讲话,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强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特别要求等。

周小川曾表示,对中国来说,逆周期就是要对“过度扩张”进行逆向调节。而国际上有一些国家的GDP还在负增长,因此逆周期调节对不同的国家来说方向是不一样的。如果宏观审慎管理要体现逆周期性,那么,新兴市场国家现在就应该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执行更高的资本充足率标准。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