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行业聚焦 >> 新品研发
央企跑马圈地忙近7成抱团抢滩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发表时间:[2011-12-09]  作者:  编辑录入:冶金之家  点击数:578

截至目前,在全国120家中央企业中,已有70多家涉足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并且在节能建材、核能建设等细分领域获得了一定突破,产业范围基本涵盖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2月8日,赛迪顾问发布了《大型国有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战略研究》和《大型国有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研究(2011年)》,两份报告显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布局上,大型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等领域,在生物、节能环保等领域则相对较少。

“这显示了大型国有企业在战略布局中对资源禀赋有较高的依赖性。”报告举例指出,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涉及此项业务板块的有航天科工、中石油、一汽集团、中国华电、南车集团、北车集团等众多央企;而在节能环保业务板块,仅显示有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大唐集团、宝钢集团等。

在赛迪管理顾问企业战略咨询中心研究总监吴维海看来,大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先天优势。

“通过对50家中央企业及重点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访谈调研发现,其中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3-5年规划的企业超过95%。”吴维海认为,未来大型国有企业将进一步借助禀赋优势,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也警告称,央企在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的战略雷同和战略跟风,将会导致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一方面,造成产品积压,供过于求,价格下降,降低了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大量资源用于重复建设造成了浪费,不利于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