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行业聚焦 >> 新品研发
重庆打造现代装备制造高地成效显著
发表时间:[2011-11-30]  作者:  编辑录入:冶金之家  点击数:334

装备制造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保障性产业,也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性行业。装备制造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属于技术资金密集的产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近五年来,重庆装备制造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结构更趋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技术水平和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支撑和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形成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国内现代装备制造业高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1、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010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626亿元,同比增长47%,占全市销售产值比重由2005年的12.9%增加到16.2%,是2005年的4.2倍,年均增长33.2%;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86亿元,同比增长61.5%,是2005年的4.8倍,年均增长37%。

2、发展质量明显提高:2010年装备制造业实现利税127亿元,同比增长26%,是2005年的3.8倍,实现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27%,是2005年的4.5倍;平均资产总额1382亿元,同比增长34%,是2005年的2.8倍;全员劳动生产率19.1万元/人年,是2005年的2.9倍;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由2005年的491户增加到1240户;10亿以上企业户数由2005年的11户增加到42户。

二、打造现代装备制造高地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传统优势的内燃机、输变电、仪器仪表、环保、机床、国防装备等六个产业正逐步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其中内燃机、输变电、仪器仪表、国防装备产业产值已达到百亿。风电、轨道、重型铸锻、齿轮箱、制冷装备和特种船舶等六个装备行业正逐步形成新的亮点和竞争优势,其中风电、齿轮箱、特种船舶产业产值已达到百亿。目前,装备制造业已形成“6+6”产业体系,并逐步向大型化、成套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为实现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化基地的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

2、进一步培养特色、优势产品:

风力发电装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内技术领先的850KW、2MW风力发电机组生产技术,整机加配套体系逐渐形成;“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重庆,5MW海洋风电研发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年出样机,为打造国家重要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基地奠定了基础。

轨道交通装备——具有国内独特的单轨跨座式车辆制造及集成技术,单轨跨座式车辆(轻轨车辆)已批量生产,地铁车辆于今年年底下线,形成我国西部地区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为发展城际快车、动车维修及高速列车奠定了基础;

内燃机——形成0.5KW到3000KW产品功率体系,其中通用发动机产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40%,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通用发动机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内燃机生产基地,其产业集中度、产品技术水平、技术研发能力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输变电——形成了四大产品体系:一是110KV、220KV、500KV及以上超高压变压器产品,具备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变压器、±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变压器设计生产制造能力;二是高压开关(包括GIS组合电器)、互感器、电抗器、电容器、避雷器等高压电器产品;三是配电用的低压电器控制柜、线路电瓷电器产品;四是电线电缆产品,其中750KV扩径钢芯绞线及ACSR720/50高强度钢芯绞线填补了国内空白,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西部最大的输变电装备制造基地。

仪器仪表——形成国内门类最全的工业自动化仪表、分析仪器、电工仪表生产体系,其中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产量占全国产量的30%。

环保装备——形成具有生产固体垃圾、气体及城市污水处理的系列装备的能力,拥有国内先进的垃圾焚烧、烟气净化、脱硫脱硝和CO₂捕集及液化装置生产技术,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

机床产业——具有生产高档数控齿轮加工机床能力,其中剃齿机市场占有率50%、数控滚齿机市场占有率达61.1%,活塞加工专用机床市场占有率达80%,已形成技术领先、规格最全的齿轮加工机床制造基地。

齿轮箱——已形成技术领先、规模最大、制造能力最强的重载齿轮箱制造基地,风电齿轮箱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5%、船舶齿轮箱超过85%,并形成齿轮箱及与之配套的铸锻件、齿轮、轴类等制造的产业集群。

3、进一步打造龙头企业,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已形成机电集团、重庆船舶公司、四联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及与大型龙头企业配套发展的一大批“专、精、特、新”分工合理的专业化企业。目前,具有较强加工配套能力中小企业的主要产品有:重、中、轻、微型汽车齿轮及变速箱,大型重载齿轮箱,轴流和径流增压器,低噪音全密封轴承,汽车轴承和内燃机活塞,模具加工,液压件,高压气瓶,大型钢、材结构件和航天、航空、轨道交通、风力发电设备等。对促进风电、船舶、重型铸锻、轨道等产业实现集群化发展,推动整个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

4、进一步扩宽企业资金来源,推进上市融资取得突破:近五年来,通过上市共募集资金达39.4亿元。其中2008年机电股份公司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11.5亿元人民币,用于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器机械及器材、环保设备、机床工具、电力设备及器材、通信设备(不含接收和发射设施)、计算机及其零部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产品、仪器仪表、办公机械产品、风力发电设备,为打造千亿机电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