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联资讯综合媒体报道,在楼市调控的背景下,房企2011年中报出现业绩增速明显放缓以及现金流量由正转负。而随着调控的推进和深化,从已公布三季报的房地产企业来看,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初露端倪,四成房企出现净利润亏损或下滑,七成企业负债率比中报有所上升,七成企业经营性现金流为负。不过,多数房企的毛利率保持了平稳。
上市房企业绩下滑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上市房企业绩同比增速放缓至14%、环比更大降29.36%;现金流日趋紧张,存货积压,销售迟滞。
据统计,截至10月29日,已有131家上市房企(申万分类)公布三季报,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两项核心指标上,前三季度同比增速放缓,第三季度环比大幅下降,其中净利润下降近三成。
明细来看,前三季度131家A股上市房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092亿元,同比增长14.4%;合计实现净利润263.8亿元,同比增长14.31%。同时,131家A股上市房企第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99.58亿元,环比下降8.15%;合计实现净利润73.19亿元,环比下降29.36%。其中,净利润环比下降的公司共77家,占比达58.7%。万科、招商地产、金地集团等一线房企三季度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细化到微观个体,三季度业绩持续下滑的房企以宜华地产、国兴地产、天业股份等中小型开发商为主,但也不乏金地集团、华侨城、滨江集团等大型房企。以金地集团为例,三季度单季业绩同比下滑98%,与二季度的同比增长400%相比明显恶化。主要原因来自销售下降,金地集团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而三季度同比下降20%。
对应上述数据,来自中原地产等多家中介机构的调研显示,富力、保利、万科等标杆房企今年下半年以来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降价促销,近七成一线房企前三季度未完成年度销售任务的75%。
资金继续恶化
房地产行业高企的资产负债率颇为引人注目,已经成为高悬在地产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截至10月30日有可比数据的108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之中,资产负债率在50%以上的有87家,占比高达80.56%。截至第三季度末,上述108家房企合计背负9928亿元债务,较去年同期增四成,较今年上半年增加十分之一。其中,上市房企需要负担的带息债务达40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三成。
随着调控的继续,房地产公司的融资渠道持续收窄、融资成本持续攀升,无论是从总量还是均值来看,上市房企的资金状况都在恶化。数据显示,上述房企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比高达73%,平均每家负债109亿元。其中资产负债率在80%以上的房企有ST园城、天津松江、新城B股、金科股份等。标准普尔最新报告显示,未来6个月至1年内,疲软的销售和趋紧的信贷政策将给中国房企造成更大压力,流动性将会进一步受压。
房地产行业破产、兼并与收购将成为常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中长期来看,房地产行业破产、兼并与收购将成为常态。
巴曙松称,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次显著调整正在发生,而调整的方式和开发商的应对策略则可能是:短期内参考融资成本和项目的收益率所决定的盈亏平衡点进行降价;中长期行业的分化与整合,房地产行业的破产、兼并与收购将成为常态,房地产金融活动日益多样化和活跃。
或加速房企降价
2011年楼市“金九银十”黯然失色,变成了“铜九铁十”,饱受着资金重压的开发商们加速出货,无奈在价格优惠有限的情况下,“市场收成惨淡”。坚挺的楼市在持续不断的严厉调控下,从量的紧缩到了价跌的阶段,目前主要体现在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而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已经连续3月止涨,特别是在9月份更是出现了70个城市环比平均涨幅接近于零的数据拐点。
开发商的放量也演变成了库存的激增,一些开发企业也陷入了资金的危机。再加上,目前从严从紧的信贷政策毫无放松的迹象,第四季度银行额度紧张,成为普遍现象。这使得开发商资金链吃紧,购房者购房门槛又再抬高。日前各大媒体报道,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首付提高,银行利率上调,市场额度进一步紧张的消息令持币待购的市民更为紧张,让买家望而却步。
就一线城市情况,业界普遍认为,降价才是加速存货出售的最直接方式,出于缓解滞销、资金保障的需求,未来大型房企降价销售或成主流,并且很可能引领未来楼市价格规模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