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行业聚焦 >> 新品研发
建立土地决策公众参与制度
发表时间:[2011-07-25]  作者:  编辑录入:冶金之家  点击数:488

近日,旨在扼守中国18亿亩土地红线的国土系统稽查行动终于结出“果实”:73名地方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人,因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而受到党纪政纪处分;69个市、县政府被责令做检查。

抛开官员可能利用权力寻租的因素不谈,笔者认为土地违法乱象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三点:第一,地方土地主管部门权力缺乏监督;第二,长期粗放式发展造成的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第三,执法不严,问责力度不够。如何积极有效地遏制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想办法。

首先,在土地,特别是城市建设用地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的情况下,某些国土部门的管理者很可能在GDP的刺激下,放任或纵容土地违规现象的产生。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可以着手确立一套土地利用决策的公众参与制度。举例来说,在国土审批和规划方案确定的过程中,成立土地规划和利用委员会,成员由当地社区居民、专家学者等组成。对于一块土地的规划和利用方案,该委员会与地区最高行政长官各有一个投票权,如果两方投票正好冲突,则最终由地方人大裁决。设立此审查程序的目的是要增加国土规划和审批过程的透明度,从而降低土地滥用的可能性。

其次,长期的粗放式管理,造成多年来大量投入市场的土地不能真正的形成有效供给。笔者建议,地方国土主管部门应该在控制土地增量规模的基础上,重点盘活土地“存量”。对于开发商拿地之后2年仍未动工的项目,应根据有关法规予以收回。对于故意拖延开发进度的项目,应严格遵照有关法规征收土地闲置费。对于大型社区的开发,应尽量做到统一规划和分块出让,防止囤地现象产生。对于工业用地,国土部门应以单位土地投资额等指标来衡量和评价项目的可行性,从而有效提高当地国土运营的效率。

最后,再好的法规条例都依赖于高效的执行。我们希望看到土地稽查工作能够一直坚持下去并形成制度。对于那些屡踩土地红线禁区的官员们,问责的声音不妨再大一些。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