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37CrMnMo4钻杆接头缺陷分析王国栋,张作贵,刘俊亮(宝钢股份研究院,上海201900)摘要: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能谱和波谱分析手段详细研究了37CrMnMo4钻杆接头生产过程中的缺陷问题,结果表明,37CrMnMo4钻杆接头组织局部呈过烧状态,自由结晶面周围及晶界熔融处有P、Mo、Cr等元素的偏聚,由于钻杆接头材料中合金元素的偏析导致后续锻造过程中材料发生“形变过烧”。关键词:钻杆接头;形变过烧;偏析中图分类号:TD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777(2009)06—0058—05 石油勘探过程中钻井时,钻杆接头用于连接上、下钻杆,是石油钻杆的薄弱环节,80%以上的钻杆事故出现在这个部位[1]。因此,提高钻杆接头的质量,是降低事故发生率的关键技术。钻杆接头在钻井时承受繁重的工作扭距,要求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所以钻杆接头必须采用锻造加工制造。金属材料锻造过程需要有很高温度,才有利于金属锻造成形,但是材料因温度过高而形成“过热”或者“过烧”,因此需要控制加热与锻造工艺,严格控制钢加热的上限温度。 国外生产钻杆接头的毛坯均为模锻件,采用分模锻造工艺双向冲孔挤压而成。国内石油钻杆接头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大多数采用自由锻工艺,不能锻出锻件的中..
友情提示 文章权限:高级会员 消耗金币:5 此文章需要 高级会员 及以上权限才可阅读!普通会员阅读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金币(普通会员注册即赠送20金币)。如何获取金币? 如果您还没有注册,您可以 点此 注册! 如果您已注册还没有登录,您可以在下面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