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宣钢1800m3高炉投产后,在烧结矿缺口很大、入炉料需大量配加酸性自产球团矿、块矿,酸料比例47%~50%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上下部调剂,保证了炉况稳定顺行,高炉利用系数达到了2.256t/(m3·d),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高炉;酸料比;强化冶炼
1 概述
宣钢1800m3高炉于2005年10月24日建成投产,生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而与1800m3高炉配套的烧结机没有同步建设投用,致使烧结矿缺口很大。为了弥补这一缺口,平衡炼铁厂生产组织。不得不提高烧结碱度(烧结碱度由2.10倍提高至2.50~2.60倍),大量配加酸性自产球团矿、块矿来维持,自产球团矿不足的部分用部分当地球团或外购球团矿补充。
2 高炉原料
目前入炉原料结构为:烧结矿(50%~53%)+自产球团(28%~31%)+外购球团(6%~8%)+8块矿%(酸料比例为47%~50%)
外购球团一是强度低,转鼓75%左右,抗压强度1400~1600N/球,再一个就是含钛高。高炉配吃的块矿,受资源及价格影响,来回切换,先后为巴矿→澳矿→伊朗矿→印度块矿。高炉大量配吃酸料、且品种杂、成分波动大,入炉原料结构变动频繁、不稳定,使得入炉料品位、块状带热裂、软熔带滴落性能控制难度较大,对料柱透气性、顺行及改善高炉冶炼指标冲击较大。高炉入炉烧结料粒级组成见表1。
表1 高炉入炉烧结料粒级组成 %
>50㎜ |
50-25㎜ |
25-10㎜ |
10-5㎜ |
<5㎜ |
3-5 |
18-25 |
50-55 |
18-25 |
2-5 |
炼铁厂面对多变、不稳定的原料结构,眼睛向内,通过合理的上下部调剂,保证了炉况稳定顺行,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256t/(m3·d),且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表2)。
表2 宣钢1800m3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时间 |
利用系数/t/(m3·d) |
入炉品位/% |
焦比/(kg/t) |
煤比/(kg/t) |
小焦比(kg/t) |
风温/℃ |
富氧率/% |
崩悬料/次 |
CO2/% |
2005-12 |
1.855 |
55.82 |
433 |
115 |
0.3 |
1154 |
0.8 |
7 |
18.55 |
2006-01 |
2.086 |
54.91 |
398 |
122 |
14 |
1154 |
0.8 |
5 |
20.50 |
2006-02 |
2.223 |
55.31 |
392 |
126 |
15 |
1155 |
1.5 |
5 |
20.68 |
2006-03 |
2.206 |
55.58 |
370 |
150 |
20 |
1166 |
1.8 |
0 |
20.66 |
2006-04 |
2.256 |
55.30 |
370 |
150 |
22 |
1172 |
3.0 |
0 |
20.04 |
3 高炉强化冶炼措施
3.1 精料控制
1800m3高炉开炉初期,矿批小,料速快,批料7.5~8.0t/h。为保证上料速度,槽下料仓上闸门开得大,给料器给料速度快,入炉料筛分效果差,导致入炉料含粉高、料柱透气性差、各部位压差不稳定、压量关系偏紧,再加上原料品种又杂、冶金性能不一,制约着炉内强化。2005年12月底,从改善槽下筛分入手开展工作,一方面调整料仓上闸门开度及给料器角度,控制每台振筛的T/H值在3.0~4.0t/min;另一方面,合理选择筛孔尺寸,烧结矿筛下层棒条筛孔由3.5mm增大到4mm,同时增大振动筛的振动力,确保入炉料的合理粒级,减少粉末入炉。矿仓原则上全部使用,实现多台筛同时均匀筛分。此外,延长矿筛余振时间,有效地解决了临界颗粒堵塞筛孔现象。
针对块矿含粉高、粘性大、粘仓、粘筛、堵筛现象严重的特点,在块矿灌仓前先进行一次筛分;灌入高贮料仓后入炉前经槽下再进行一次筛分,彻底筛除粉末。槽下改造后,入炉料含粉明显降低,料柱透气性改善,炉况顺行程度、吃风能力大为改观。
3.2 高炉的上下部调剂
(1)上部调剂。由于原料品种多、变动频繁、入炉原料结构不稳定,给上部装料制度的选择带来难度。2006年1~5月份,块矿先后为巴矿→伊朗矿→澳矿→印度矿,球团:自产球+承德球+东北球+唐山球+朱各庄球,各种料成分波动大、还原性及爆裂性能不一、熔滴性差异导致造渣带的形状、位置容易波动,且每种料粒级不同,入炉后分布不理想。球团比例大布料后由于球团的滚动易造成混合层的出现。
为确保块状带的透气性及煤气流的合理稳定,上部调剂指导思想为:敞中心,边缘压住,但不能压得过重。布料料序上,烧结矿部分先入炉布在边缘,然后是球团、小焦、部分块矿布在中间环带,最后为烧结与块矿、球团混合料。避免了球团布在最后,与大颗粒烧结矿一起滚动到中心,造成布料偏析。
开炉初期,冶强低,兼槽下筛分等影响,为保高炉顺行,上部装料制度为矿角选择偏小,环数少,采取两头疏导,适当让边的装料制度。随着冶强进一步提高,同时富氧及喷煤比提高后,煤气发生量、煤气流发生变化且伴随着矿批的扩大,这种装料制度已不适应炉内强化。炉内矿焦角逐步外扬的同时,矿环数由三环调为四环,焦由四环调为五环扩大矿焦平台宽度,保证炉料在炉喉径向分布偏析少,同时适当抑制边缘气流,强化中心气流。
上部调整原则:风量和煤气量一定的情况下,靠调矿、焦角度或环数来提高煤气利用,优化指标。风量变化,煤气量发生变化,煤气流速变化,靠调整矿层厚度来稳定煤气流,改善煤气利用。在提冶强降焦比过程中,为确保块状带的透气性,焦层厚度以不低于400mm为基准。
(2)下部调剂。1800m3高炉炉缸直径为10.0m,风口26个,风机型号为AV71—15,出口压力0.039MPa。开炉初期风口选择Φ120mm×16个+Φ130mm×10个,风口长575mm,总面积0.3137m2。由于风机能力小,风口面积大,炉缸中心吹不透,日常风速为180~190m/s,干焦动能为8000~10000kg/(m·s),动能低,炉况稳定性差。提高动能,利用每次定修机会,逐步调整风口面积,风口调整为Φ120mm×22个+Φ115mm×4个,风口长度由575mm调整为600mm,总面积为0.2904m2。风口面积缩小、风口加长后,炉缸中心工作改善。此外,随着高风温(≥1180℃)、高富氧(富氧由1.0%逐步攻关到3.0%)、大喷量(煤比由120kg/t攻关到150kg/t),炉缸截面上燃烧带扩大,死区减少,炉缸温度梯度降低,炉缸均匀活跃。至2006年4月、5月份风速为250~270m/s,干焦动能为15000~18000kg/(m·s),炉况稳定性良好。
3.3 合理的铜冷却壁控制
1800m3高炉采用全炉冷板、薄内衬技术,5~7段采用铜冷却壁。薄内衬,对冷却强度较敏感。目前,入炉原料结构变动频繁,每种料冶金性能不一,导致造渣带的位置、形状不稳定。实际生产过程中,5~7段渣皮不稳定,时常有脱落现象。为确保造渣带根部位于5~6段,并且铜冷却壁上形成保护性渣皮而不形成结厚,根据实践经验,制定出1800m3高炉的软水系统控制范围:炉体冷却水温差4~5℃,炉体热负荷10000~15000kcal/s,软水流速2~3m/s,5~6段铜冷却壁温度控制45~55℃。
当5~6段铜冷却壁接近45℃或个别点低于45℃有结厚趋势时,压量关系不受影响,炉内热渣制度为适当提高炉温、降低碱度,一般处理时间8~16h。当风量较正常降低50~100m3/min时,炉墙有结厚,考虑装料制度调整及水量调整。
正常情况下,尽可能稳定水量,不做调剂。
由于原料杂,当炉温、碱度出现波动时,铜冷却壁渣皮不稳定,容易形成脱落,尤其在憋风状况下,极易造成5~7段渣皮脱落。若处理不及时,还会引发上部散料层气流波动。为此,强调日常稳定的炉温、碱度控制,从而减少“热震”。
3.4 低硅冶炼操作
由于入烧精粉含钛高,烧结、球团钛含量高,入炉TiO2单耗日常在15~18kg/t,日常Ti含量在0.12%~0.18%之间。为确保铁水的流动性及正常冶炼,降低炉渣粘稠性,只能靠适宜偏低的Si含量来适应。由于原料结构和成分不稳定、熔滴性能不一,造渣带形状、位置易波动,易形成炉温、碱度波动,又必须靠炉缸充沛的热量来消除这些影响,从而确保炉缸良好的热工状态。由此导致炉温控制可操作区间较窄,日常选择炉温控制硅含量为0.25%~0.35%,温度1460~1500℃,炉渣碱度≥1.18倍(表3)。
表3 2006年1~5月1800m3高炉的硅、铁中钛含量%
月份 |
Si |
Ti |
1 |
0.45 |
0.165 |
2 |
0.32 |
0.133 |
3 |
0.29 |
0.118 |
4 |
0.31 |
0.133 |
5 |
0.30 |
0.155 |
4 强化炉外出铁
在高炉入炉料低品位,大渣量、高钛负荷的情况下,炉外出铁控制是关键。日常炉外组织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以铁次间隔35min、出铁50~60min、出渣35~45min组织炉前出铁模式,控制日出铁14~15炉次。考虑到含钛高、且每炉铁出渣、铁不均匀性,特别是出渣不均匀性的特点,放净下渣是关键。
(2)提高铁口深度合格、稳定率,全风堵口率,出匀、出净渣铁,提高三班炉前操作水平。
(3)做好炉门浇注料及炮泥、主沟浇注料的攻关工作,为安全高效率快节奏出铁提供保障。
5 结语
宣钢1800m3高炉酸料比例高,入炉品种、结构变化大,上部装料制度以开放中心、适当疏导边缘气流为主;若具备条件,应适当采取压边的装料制度,保证充沛的渣铁物理热,有利于改善软熔带透气、透液性及保证良好的炉缸工作状态,对于高酸料比炉料结构非常关键。铜冷却壁温度控制不宜过低,防止入炉料结构变动后造渣带位置、形状波动,形成结厚。由于入炉料品位低、渣量大,钛负荷高,控制好炉温、铁温参数,及时打开铁口,出匀、出净渣铁是确保炉内强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