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天钢公司铁路运输部从激发职工干事主动性积极性入手,大力推动自营项目的深入开展,实现锻炼队伍和降本增效的“双赢”。
“篦”修 “必”修

接卸敞车矿粉的篦子常年“默默工作”,在连续地翻卸作业中磨损严重。为杜绝安全隐患,确保翻车机工作效率,一场“篦子”更换维修战在周密的计划中,快速展开。
篦子位置在翻车机下方,空间受限,吊装难度大。技术人员精确计算核对吊装位置,提前做好篦子的采购选型,并积极协调敞车请车计划。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机械牵引配合人力调整,仅用两天时间,料仓东、西两侧24组新篦子精准对接,全部完成“安家落户”。
道岔的“重生之旅”

在列车频繁经过的路段,道岔是重点关注的对象。过去对于道岔“伤痕”是一换了之。而在精益观念地影响下,围绕“物尽其用”,大家积极想办法,推出了“三步康复法”。
先是用焊条为道岔“接骨续筋”,再以精密打磨进行“美容护理”,最后实施“梯度调养”,将康复道岔安置到“休整区”(过车不频繁处),另派“精兵强将”驻守关键要道。这套“治疗-休整-轮岗”的组合拳,不仅让废旧道岔重获新生,保证了生产顺行,还有效利用资源,节省了备件费用6万余元。
老物件“盘活记”

过去那些不合尺寸的螺纹道钉,就像“鸡肋”般无人问津。检修师傅们对这些“老物件”特别感兴趣,西瓜要抱,芝麻也要捡,一个字“盘”!
他们化身“微雕大师”,凭借精湛的技术,对道钉进行认真地测量、切割、除锈,并进行精准调整,使其满足现场使用标准,彻底“盘活”,节约备件费用1万余元。
从毫不起眼的道钉利旧,到体积庞大的道岔修复,再到系统的翻车机篦子更换,铁路运输部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天钢人的精益理念和拼搏精神。他们将坚持自力更生,自信自强,为公司物流降本增效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