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峰峰矿区:坑塘上建起了城市生态公园,开采后的矿山崖壁成为一幅记录峰峰矿区磁州窑文化的雕塑壁画……近年来,邯郸市峰峰矿区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文旅产业朝气蓬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峰峰矿区作为资源型老工矿区,过去产业结构偏重,“一煤独大”。如今,这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峰峰矿区围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深入推进钢铁、煤炭、焦化、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率先在全省完成产能压减,14家焦化企业变2家,7家钢铁企业变1家。同时,成立3个驻外招商组,开展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吸引了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等产业相继落户。
凭借良好的营商环境,峰峰矿区不仅留住了本地企业,还吸引了外地企业投资兴业。2025年一季度集中开工的重点项目,产业覆盖范围广泛,涵盖新材料、新装备、商贸物流、农业产业化、社会事业等多个关键领域,总投资达28.5亿元,年度预计投资9.3亿元,将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生态重生 绿色发展生生不息
近年来,峰峰矿区全面推进绿色转型,注重生态修复,在厚植生态底色上做文章。在水生态修复方面,持续加强治理,落实“河长制”,开展“两河”“两渠”治理,实施滏阳河生态修复工程,打造生态湿地。如今,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西大沟获评“河北省五星级幸福河湖”,中华秋沙鸭等178种鸟类在此安家,峰峰成为“水鸟天堂”。
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峰峰矿区的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滏河源、元宝山、滏口陉、黑龙洞等山水地质资源,以及磁州窑、响堂山石窟等文化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滏源里磁州窑文化创意街区火爆开街,无人问津的老厂房变身人头攒动的新地标。新市区火车站焕新亮相,成为网红打卡地。2024年,全区接待游客56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性收入超40亿元,分别增长36%和16%,“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峰峰含量”持续提升。
在峰峰矿区和村镇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中心,78岁的齐兆林老人和老朋友们每天练八段锦、打太极拳,生活幸福惬意。“这里会教我们养生操,使用健身器材,饭菜一周不重样,在这养老挺好的。”齐兆林说。
峰峰矿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就业、就医、养老等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入手,落实改革举措。2024年,全区民生支出30.56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4.47%,高标准完成26项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城市管理上下足“绣花功夫”,春光园社区成功争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国试点。14座公益直饮水台惠及群众28万余人次。工会驿站24小时不打烊,“首批河北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等10项国家、省、市荣誉花落峰峰,智慧校园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任务目标。
2025年,峰峰矿区将继续推动就业公共服务资源向困难群体倾斜,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统筹做好“一老一小”工作,全域推广“医疗+康复+养老”融合模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打造健康峰峰品牌。优质均衡发展基础教育,提质培优发展高中教育,多元一体发展职业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不断为群众幸福加码。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提升农村公路,齐心协力建设和美乡村。
<span style="font-family:"font-size:16px;line-height:2;">从产业结构调整到生态环境改善,再到民生福祉提升,峰峰矿区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未来,峰峰矿区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