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摘要:国内某钢厂采用LF-RH-CSP工艺生产IF钢,该工艺对钢中C、N含量及钢液洁净度要求较高。为探究IF钢中主要增C和增N来源及LF-RH精炼过程中夹杂物成分、尺寸、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不同工艺节点取钢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升温造渣和炉渣改质时伴随底吹氩强翻洗现象,钢液剧烈翻腾使钢水裸露而导致严重的增C和增N。LF进站Al脱氧后夹杂物主要是不规则的Al2O3,LF造渣至出站期间夹杂物转变为MgO·Al2O3尖晶石。RH进站二次Al脱氧后夹杂物为MgO·Al2O3和少量单独存在的Al2O3,RH出站时夹杂物全部被改性为球状的CaS-12CaO·7Al2O3-MgO·Al2O3复合夹杂物。夹杂物数量密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直径从6.0μm逐步降低至2.3μm,钢液洁净度得到显著提升。热力学计算表明,MgO·Al2O3夹杂物生成趋势强,是CaS-12CaO·7Al2O3-MgO·Al2O3复合夹杂物的形核核心。建立了夹杂物演变动力学示意图。研究结果为优化IF钢生产工艺、提升钢水可浇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LF-RH双联工艺;IF钢;夹杂物;精炼;演变
友情提示 文章权限:高级会员 消耗金币:100 此文章需要 高级会员 及以上权限才可阅读!普通会员阅读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金币(普通会员注册即赠送20金币)。如何获取金币? 如果您还没有注册,您可以 点此 注册! 如果您已注册还没有登录,您可以在下面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