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 >> 行业聚焦 >> 热点聚焦
钢铁行业“达峰”不难 “下坡”不易
发表时间:[2021-10-27]  作者:  编辑录入:小铬  点击数:270

就钢铁行业而言,中国碳排放量贡献占全球钢铁碳排总量的60%以上,是我国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钢铁行业如何摘掉高碳的帽子,成为日前在成都召开的“节能服务企业暨钢铁行业节能技术交流活动”热议的焦点。

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部门,是能源消费大户,同时也是碳排放大户。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冶金部副部长、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殷瑞钰抛出一组数据——2014年,中国钢铁工业碳排放出现拐点,达到最高峰17.31亿吨,随后开始呈现下降态势。而近年来由于粗钢产量猛增,2019年粗钢产量达到了9.95亿吨,中国钢铁工业碳排放总量又上升到了16.25亿吨左右,2020年更是升至17.38亿吨左右。

殷瑞钰指出,中国钢铁工业在过去30年,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然而,由于我国粗钢产量较大,钢铁工业碳排放对全国碳排放总量的贡献仍然较高。未来,要实现国家的碳减排承诺,钢铁工业必须走脱碳化发展道路。

“钢铁行业碳达峰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可谓‘达峰’不难,‘下坡’不易,并非完全取决于钢铁工业自身。”殷瑞钰表示,钢铁工业的碳达峰既取决于吨钢的排放强度(包括高炉—转炉长流程和全废钢电炉短流程之间的比例),同时也受到粗钢总产量的影响。为此,他初步判断,钢铁行业碳排放已经进入峰值平台,钢铁行业越早实现碳达峰,越有利于后续“碳下坡”和碳中和的实现。

殷瑞钰强调,钢铁企业要走节能、减排、脱碳等绿色发展道路,当前要高度重视脱碳化。第一,资源脱碳化,特别是合理使用废钢;第二,能源脱碳化,少用或不用化石能源,转而用电,特别是充分利用电网弃电;第三,生产制造流程脱碳化,首先从建筑用长材的生产流程变革做起,建筑用长材以全废钢电炉短流程生产为主,合理布局城市周边钢厂;第四,进出口贸易脱碳化,以税收、配额等措施限制焦炭、铁合金、低附加值钢材等高碳负荷产品的出口总量;第五,政策法规脱碳,分行业实施碳交易,分阶段、分产品、分制造流程开证碳税,出台脱碳化负面清单,酝酿脱碳化立法;第六,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降低高能耗制造业、能源行业、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同时加强提高碳汇能力。

面对低碳发展新形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表示,我国钢铁行业要聚焦现有用能及流程结构优化、提高能效、新技术和新工艺替代、强化管控四大重点领域。

对于钢铁行业碳达峰、碳减排路径,李新创提出需要重点考虑6个方面:一是推动绿色布局,二是节能及提升能效,三是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四是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五是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六是做好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支撑。与此同时,他还建议推进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创新、驱动创新、支撑体系创新、实施创新,并应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构建钢铁全过程信息化管控及评估平台。

本次活动,由中国节能协会冶金工业节能专业委员会、长乐冶金行业协会主办。活动中,四川冶金控股集团及4家工业节能服务公司进行了典型节能技术和经验介绍。据介绍,近年来四川冶金控股集团按照《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和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项目节能减排设计。项目改造后,各基地采用CONSTEEL或量子电炉工艺进行冶炼,并配套相应的炉外精炼装置及方坯连铸机、铸坯直接轧制的生产作业线。同时,该公司还采用了废钢预热连续加料技术、烟气余热回收技术、超高功率供电技术、泡沫渣技术、连铸坯直接轧制工艺及其他节能措施节能技术。

改造后相比改造前,整体能耗强度由122.18kgce/t降低至113.07kgce/t,按照1000万吨普钢产量计算,能源消费每年减少约9万吨标煤。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