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 >> 行业聚焦 >> 热点聚焦
下半年我国粗钢产量过快增长得到遏制
发表时间:[2021-09-28]  作者:  编辑录入:小铬  点击数:350

近日,2021(第三届)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标准化论坛在北京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一级巡视员吕桂新在论坛上表示,下半年我国粗钢产量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出现逐月下降。其中,7月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8.42%,8月份同比下降13.2%。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钢铁生产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一半以上,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我国碳减排的重点之一。去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提出,要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2021年粗钢产量同比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幅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从累计看,前8个月粗钢产量达7.3亿吨,同比增长5.3%,与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的要求仍有很大距离。

“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密集型产业,是工业领域碳排放大户,面临碳达峰、碳减排严峻挑战,应进一步提高政策站位,统筹协调谋划,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把错峰生产制度落实好,确保顺利完成粗钢产量压减任务。”吕桂新就此表示。

吕桂新强调,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立足新发展阶段,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我国钢铁行业应保持清醒头脑,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下一步我国钢铁行业应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包括,完整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巩固钢铁行业去产能成果、积极稳妥做好粗钢限产工作、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切实增强铁矿资源保障能力等。

针对中国钢铁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前主席、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首席顾问张晓刚指出,中国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应着力解决产业技术基础问题。这就需要依靠行业头部企业的原始创新,甚至是颠覆式创新;另一方面,应重点解决产业质量技术基础问题,即科学实验验证能力问题。钢铁业需在数字技术应用中实现数据互认、标准互认,认可互认是解决钢铁行业产业质量技术基础的关键。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钢铁工业低碳发展亟需标准支撑。”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表示,标准支撑和引领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为化解过剩钢铁产能提供了重要依据和保障,为推动产品和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而且是绿色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抓手。

李新创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标准化工作应重点抓好三个方向:一是研究并构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按照体系框架要求,逐步有序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二是着眼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加强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满足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的需要,立足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在追求高标准中创造更多优质供给;三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强化节能、节材、节水及减排等标准的制定实施,加快标准升级步伐,通过标准严起来、高起来、快起来,更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