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 >> 行业聚焦 >> 热点聚焦
钢铁行业谋划碳达峰路线图
发表时间:[2021-08-09]  作者:  编辑录入:小铬  点击数:318

记者获悉,日前,钢铁行业已完成《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初稿,正在征求各方意见。

“方案基本明确了钢铁行业的达峰路径、重点任务及降碳潜力,同时,相应的技术支撑等也有研究。”有关人士表示,钢铁行业正面临从碳排放强度的“相对约束”到碳排放总量的“绝对约束”,低碳发展是解决环境、能源和资源制约瓶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事实上,钢铁行业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行业,是落实碳减排目标的重中之重,任务具有紧迫性和艰巨性。当前全国共有237家企业约6.5亿吨粗钢产能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占全国粗钢产能的61%左右。根据部署,到2025年底前,中国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

但低碳并不容易。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组织9个检查组正在29个省区市开展现场检查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将要求相关地方企业依法依规认真整改,对于问题严重整改不到位的将严肃处理。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指出,2020年钢铁行业煤炭消费量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20%,是除电力行业之外煤耗最大行业。“下一步将把钢铁行业自备电厂作为重点整治方向。”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表示,部分钢铁企业对超低排放改造的重视程度不够,复杂性认识不足,存在采用不成熟治理技术、环保管理意识薄弱、排污许可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甚至部分企业对评估监测严肃性认识不足,未认清企业主体责任,第三方把关不严,评估监测走过场,触碰法律底线。

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10年,中国吨钢综合能耗640千克标准煤,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2.89千克,颗粒物排放量2.2千克。而去年,钢铁业吨钢的综合能耗降至540千克标准煤,吨钢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的排放量均低于0.5千克,各指标均明显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钢铁产量却从2010年的逾6亿吨增长到2020年的10亿吨左右,意味着虽然吨钢排放有所下降,但总量却仍在上涨。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认为,下一步我国应构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政策体系及工作机制。例如,制定统一口径、明确核算方法、实现实时报送;构建减污降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数据库、开展动态评估与现有政策有效衔接;建立碳及污染排放分类管理动态评估考核和调整机制。此外,与现有相对成熟的固定污染源全链条管控体系整合衔接,形成完整的制度合力,将区域碳排放总量指标分解落实到空间单元,根据能源消耗和主要产品产能核算规划实施后碳排放量。

地方层面已有动作。7月27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通知指出,在河北、吉林、浙江、山东、广东、重庆、陕西等地开展试点工作,试点行业为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和化工等重点行业,试点地区根据各地实际选取试点行业和建设项目。

随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出通知,自8月8日起,《浙江省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编制指南(试行)》正式实施。其适用于在浙江省范围内钢铁、火电、建材、化工、石化、有色、造纸、印染、化纤等九大重点行业。

据了解,碳排放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政策符合性分析、现状调查和资料收集、工程分析、措施可行性论证和方案比选、碳排放评价、碳排放控制措施与监测计划、评价结论等内容。

“流程结构调整也是关键。”李新创表示,由于历史和资源禀赋原因,中国钢铁流程结构一直以长流程为主导,2020年我国电炉钢产量占比仅10.4%,与世界平均水平30%左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短流程炼钢消耗的主要是废钢。数据显示,每用1吨废钢,可相应少消耗1.7吨铁精矿粉,从而少开采4.3吨铁矿石原矿,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焦化、烧结、炼铁等高能耗工序的生产压力。每用1吨废钢,也可节约0.4吨焦炭或1吨左右的原煤,比用铁水节能60%,节水40%。

李新创说,未来随着中国钢铁产业进一步向峰值区中后期发展,废钢资源、电力等支撑条件逐步完善,工艺流程结构调整是必然趋势,但调整周期可能会较长。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