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行业聚焦 >> 钢企动态
高耗能企业升级样本:河北钢铁突围
发表时间:[2011-03-14]  作者:  编辑录入:冶金之家  点击数:737

十二五”期间,“调结构”成为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如何发展高附加值、低耗能产业成为热点。但“调结构”不能只是一句空话,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两难抉择是,一面要发展,一面要节能减排,抛弃既有的工业直接发力高端产业,显然是不现实的。一直以来,河北产业布局处于 “一钢”独大的现象。“十二五”期间,河北在产业升级方面将如何抉择?本期,我们以河北的龙头企业、中国钢铁业产能的“领头羊”河北钢铁集团作为样本报道,以解析河北重工业的升级路径。

 

作为唯一年产钢铁超亿吨大省,河北省钢铁年产能约占全国1/7~1/6,河北钢铁集团(下称“河北钢铁”)则几乎占据了河北省钢铁年产能的“半壁江山”。

  在铁矿石价格4月份起提价25%、国内房地产遭遇最严格“限购令”下,“两头受挤”的钢铁企业路向何方?在“鞍(钢)本(钢)”重组经年不决、山东钢铁重组日照钢铁第三次延期的情况下,河北钢铁如何成功重组了邯郸钢铁、唐山钢铁和承德钒钛,并进而采用“渐进式股权融合”重组了13家河北省内民营钢企。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专访。

  钢铁业4大亮点

  《中国经营报》:回顾2010年,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亮点有哪些?身为全国钢铁重镇,河北钢铁担当了什么角色?

  王义芳:我认为,2010年中国的钢铁业亮点颇多,包括河北钢铁在内,2010年,钢铁产业集聚度上,我国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步伐明显加快,产业集中度快速提高;能耗水平上,落后产能逐步退出,能耗指标逐年下降;高附加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上,钢企装备水平不断提档升级,高端产品研发屡屡取得突破。

  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如果说石油是国民经济的“血液”,钢铁就是国民经济的“骨骼”。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联度大、产业链长、承上启下。新中国成立以来,钢铁工业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支撑起国家建设的“钢筋铁骨”。

  河北钢铁工业在我国钢铁产业中同样位置举足轻重。众所周知,河北是我国第一产钢大省,钢产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6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决议组建我国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由此成立。2010年,河北钢铁钢产能达4478万吨,规模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连续两年跻身世界500强。

  河北钢铁取得的长足发展可谓“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缩影。

  《中国经营报》:成绩之外,中国钢铁业同样问题多多,在你看来,当前业界最突出的问题有哪些?原因何在?如何解决?

  王义芳:确实,成绩的取得并不能掩盖行业发展仍存有的不足。归纳起来,问题主要有如下五点:

  一是盲目投资严重,产能总量过剩。目前,我国粗钢产能达到7亿吨左右,超出实际需求约1亿吨。

  二是创新能力不强。国内钢企先进生产技术、高端产品研发和应用还主要依靠引进和模仿,一些高档关键品种钢材仍需大量进口,消费结构处于中低档水平。

  三是钢铁产业布局不合理。大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进一步发展受到城市环境容量、水资源、运输条件、能源供应等因素的严重制约。

  四是产业集中度低。

  五是资源控制力弱。国内铁矿资源禀赋低,自给率不足50%。

  企业整合难在利益重置

  《中国经营报》:悲观者认为,钢铁工业“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作为不被看好的产业,在后危机时代,钢铁业如何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河北钢铁的“渐进式股权融合”有哪些实践证明了的经验?

  王义芳:我不完全赞同这种观点。

  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撑产业,我认为在后危机时代恰恰面临着十分宝贵、重要的战略机遇。这个战略机遇期就是“钢铁产业如何转型发展”的问题,正确的发展路径就是要改变过去追求产量、追求规模增长的发展模式,走上一条“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从全球的情况看,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离不开钢材的强大支撑。从1901年到2000年100年的工业化进程中,美国消耗了71亿吨钢材、日本消耗了38亿吨、前苏联消耗了56亿吨,而我国同期仅为19亿吨,这说明我国要实现工业化,还需要消耗大量钢材。

  从我国的情况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期。“十二五”期间,科学发展是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发展”和“转变”,必然孕育着新一轮的经济繁荣期。

  《中国经营报》:过去5年,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推进联合重组的政策,但仅有河北钢铁联合重组的既定进程相对被看好,其他诸如鞍钢、山钢均进程缓慢,通钢甚至引发了极端恶性事件,河北钢铁能够较顺利推进联合重组,时机如何选择?政策、资金等相关方面有哪些相应配套措施和经验可以复制?

  王义芳:我曾经多次反复讲过,国有企业重组难在权力重置,民营企业重组难在利益分配。在河北钢铁探索实质性整合的过程中,我认为以下四点很重要。

  一是联合重组必须有政府的强力推动,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整合涉及高层任免、企业员工、组织结构等的重新分配,没有政府的魄力和支持,重组尤其困难。相对而言,民营企业的整合更多是利益调整。

  二是联合重组必须要以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为指导,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整合方案。

  三是推动联合重组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决心、信心,直面困难,勇于探索,不断推进。

  四是推动思想整合、文化融合,形成整合的强大合力,确保联合重组各企业思想一致、目标一致、行动一致。

  由“粗”到“精”

  《中国经营报》:近年,调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一直是发改委、工信部大力推进的工作,但中国钢铁业落后产能却越淘越多,这其间有哪些原因让相关政策无法落至实处?国内过剩产能、产品附加值不高局面如何改观?

  王义芳:淘汰落后产能需要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这个退出机制不仅是政策层面的,还应具备可执行性、可操作性。

  在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方面,河北钢铁应该是比较超前的。集团组建以来,我们累计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20万吨,压缩单纯新增产能和重复建设的投资571亿元,涉及项目619项。目前,河北钢铁已形成了5000万吨完全符合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优质产能,下一步,集团将考虑如何在产品上做文章。我们现在完全具备了生产高档次产品的能力。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意识到加快经济方式转变、靠产品质量和品种来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不能片面地追求产量。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