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生产统计 >> 研究报告
欧盟对华钢铁投资发展历程及前景
发表时间:[2015-11-26]  作者:  编辑录入:小钼  点击数:974

一、欧盟对华投资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79年-1992年是我国吸收对华投资的起步阶段,双边经贸关系基础薄弱,欧盟对华投资企业个数和投资金额相对较少。1992年投资企业个数不足763家,占全国比重只有1.57%,投资金额为2.43亿美元,而日本、美国对华投资无论在企业个数和投资金额上都要大于欧盟。

第二阶段:1993年-2000年是我国吸收欧盟对华投资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初显成效,投资环境较以前大有改善。中国实际使用欧盟对华投资金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1993-1997年,欧盟对华的投资额平均增长80%以上,并在1998年超越日本和美国。至2000年,投资额达到44.79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从1993年的2.44%增长到11%。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是我国吸收欧盟投资的调整阶段。这个阶段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无论从企业个数还是投资金额波动起伏比较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跨国公司巩固强化市场地位,不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国际并购现象较为活跃,此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欧盟形成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退,这就形成了该阶段欧盟对华投资的起伏较大。

二、欧盟对华投资的现状分析

国家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额由2013年的171.02亿欧元大幅下滑到91.39亿欧元。2015年1-9月,欧盟28国实际投入外资金额55.2亿美元,同比增长14%。从过去的十五年看,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平均项目规模均大于美国对华投资的平均规模,2009-2012年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平均项目实际投资均超过300万美元,而美国仅为欧盟的一半。从欧盟对华投资看,汽车与化工行业成为欧盟对华投资的主导产业;大约60-80%,集中在制造业;成员国中,德国、法国、荷兰、英国和奥地利位居对华投资前五位,投资比例占总金额的80%以上。

三、欧盟钢铁企业在中国投资现状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披露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其中,在主要政策导向上,除了引导外资投向和完善政策体系外,放宽外资准入,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取消钢铁等股比要求。原来限制钢铁行业外资股比一方面是保护国内钢铁行业投资者,避免过度竞争;另一方面钢铁行业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行业,部分涉及国家安全和技术秘密,国家从政策上也对外资进行限制。而现在,无论行业还是大环境都发生了改变,现在国内钢铁行业在国际上已经具有竞争优势,且国内钢铁产能过剩严重,此时放开外资股比,将有利于国内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近些年,我国多数钢企涉足高端钢材品种的时候,大多还是要与国外钢企合作,通过引进其高端生产技术来实现。从目前来看,由于欧盟钢铁产业集中度较高,进入中国市场进行投资的钢企主要是来自德国的蒂森克虏伯以及卢森堡的安塞乐米塔尔,基于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销量的提升,欧盟在对华投资汽车主导产业的同时,也积极布局汽车板市场;今年5月,蒂森克虏伯购入鞍钢下属公司12.5%的股份,布局热镀锌生产线,并于下半年投入生产;安米也于去年6月份,在华投资年产150万吨的高端汽车板项目。当前,欧盟钢企投资模式或者说投资项目主要是与中国钢企合资生产镀锌板及汽车板等项目。

欧盟钢企在中国投资情况

四、欧盟对华钢铁投资的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欧洲在华企业对扩大现有业务的热情正在消减。不过从全球局势来看,美国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整体趋势下难以独善其身,美国9月PPI月率创今年1月以来最大降幅,CPI为1月以来最大降幅,多项经济数据均表现平平;欧元区经济数据整体积极,但在欧洲央行已尽最大努力情况下,欧元区经济增速仍没出现较大增幅,可能促使欧洲央行不得不提高量宽规模,以应对通缩以及新兴市场经济放缓等风险;除中国以外的新兴经济体,如俄罗斯卢布贬值和外部冲击形成的经济形势使得俄罗斯未来还将继续探底,巴西当前经济仍无法走出“负增长、高通胀”的泥潭,政局动荡已成为巴西经济最大不确定因素。因此,尽管欧盟企业业绩有所下滑,对未来在华增长和盈利信心在不断消退,但中国依然是全球钢铁最大的消费国;此外,钢铁强国和技术领先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美欧日,而美国钢铁公司暂未开始对华投资的步伐,而由于中日关系的僵持,日本两大钢企新日铁和JFE扩大对华投资的规模因此受阻;今年的中欧工商峰会上,李克强指出:去年中国对欧投资大幅超过欧盟对华投资,中国地区协调发展也需要欧方投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是深化双方经贸合作的重头戏,应抓紧推进。这对欧盟钢企在华投资的前景无疑是最受益的,因此中国仍然是欧洲钢企的关键市场。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