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生产统计 >> 研究报告
高温淡季施压8月份下游行业需求难见改善
发表时间:[2014-08-09]  作者:  编辑录入:小钼  点击数:634

  概述: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下游多数行业增速继续放缓,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止跌回升,制造业投资有所改善,基建投资增速维持高位;房地产市场延续低迷;汽车行业淡季特征明显,需求明显减少,产销环比继续回落;家电市场主要品种内销增速情况显低迷,空调虽处旺季,但迫于渠道库存压力过大,内销增速放缓;机械、造船市场延续复苏态势,造船三大指标两升一降。
  目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有所改善,美国如期缩减QE,经济前景向好,加息问题仍存分歧。国内二季度经济数据好于一季度,考虑到稳增长等措施的继续实施,下半年经济或稳中向好。不过考虑到8月高温酷暑天气,包括房地产、造船等户外施工受限,汽车、机械行业消费也进入传统淡季,家电在高温天气下,销售或有机可寻,但是回升的幅度难有超预期的表现。总体来看,8月下游行业需求难有明显的改善。
  一、基础建设
  2014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277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3%),增速比1-5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45%。


  图1:近两年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变化


  分产业看,1-6月份,第一产业投资4820亿元,同比增长24.1%,增速比1-5月份提高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89186亿元,增长14.3%,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18764亿元,增长19.5%,增速与1-5月份持平。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87475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比1-5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5700亿元,增长4.5%,增速回落2.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72643亿元,增长14.8%,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9132亿元,增长16.2%,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34094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速比1-5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4.2%,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5.5%,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3.5%,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4.2%,增速提高5.9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1-6月份,东部地区投资100921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比1-5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58327亿元,增长19.2%,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52395亿元,增长18.6%,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1-6月份,内资企业投资201840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比1-5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5159亿元,增长4.8%,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4965亿元,增长0.1%,1-5月份为下降0.1%。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1-6月份,中央项目投资9554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1-5月份提高5.9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203217亿元,增长17.5%,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1-6月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738771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比1-5月份提高1.3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96843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提高0.9个百分点。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246051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比1-5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5.5%,增速比1-5月份回落4.2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增长12.9%,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16.7%,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8.3%,降幅缩小2.1个百分点;其他资金下降1.8%,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扭转了8个月持续回落态势,止跌回升,主要源于制造业投资的继续改善和基建投资增速的仍然高位。房地产投资下滑势头不改,且资金来源的恶化,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形成拖累。
  具体来看:进入2014年以来,房地产和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增速总体放缓,而基建领域投资逆势增长。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5.1%,增速比1-5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比投资整体增速快7.8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设施、水利、公路投资分别增长25.5%、34.2%和23.5%。6月当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22.4%,比5月份回落5.5个百分点,不过仍处于较高水平。下半年,仅交通类投资就将高达1.6万亿。根据交通部规划,今年全年,铁路投资将为8000亿,较去年大幅增加20.2%;公路为14700亿,较去年增加7.4%;水运为1590亿,较去年增长4%。
  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所回升。近期制造业形势出现好转迹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有所加快、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回升,制造业投资出现企稳苗头,1—6月增速比1—5月加快0.6个百分点。但工业产成品存货已升至2年来高位(6月工业产成品存货累计增长12.6%),未来去库存压力将对制造业进一步扩张形成制约(投资力度有限反过来也限制制造业需求扩张)。
  同时,投资增长面临的资金瓶颈并未改善。6月单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较5月提速,但投资到位资金增速较5月下滑0.8个百分点,投资资金到位增速与投资增速的缺口在6月小幅扩大。从到位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投资同比增速分别回落4.2和0.6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自筹资金相对快速增长,额度占整体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69.5%,反映企业可以获得股权、私人或民间等多种投资渠道。
  综合来看,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积极发力下经济逐步企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加快。基建工程、交通运输等领域下半年有望提速,为投资增长带来正向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资金瓶颈的限制将会在未来制约投资的进一步发力,交通基建投资资金是个重大的挑战。此外,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深度调整,未来地产增速下滑或仍将对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拖累。
  二、建筑和房地产行业
  2014年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201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1%),增速比1-5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28689亿元,增长13.7%,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3%。

  图2:近两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变化

  1-6月份,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24223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1-5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8558亿元,增长11.9%,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9237亿元,增长14.8%,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
  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114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3%,增速比1-5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37195万平方米,增长8.3%。房屋新开工面积80126万平方米,下降16.4%,降幅收窄2.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6674万平方米,下降19.8%。房屋竣工面积38215万平方米,增长8.1%,增速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9168万平方米,增长6.3%。
  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48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8%,降幅比1-5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4031亿元,增长9.0%,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
  1-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483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0%,降幅比1-5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7.8%,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2.8%,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7.7%。商品房销售额31133亿元,下降6.7%,降幅比1-5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9.2%,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2.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9.8%。
  1-6月份,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26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3%,降幅比1-5月份收窄1.1个百分点;销售额18051亿元,下降14.0%,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2987万平方米,增长1.8%,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销售额6511亿元,增长5.7%,增速提高2.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2747万平方米,增长1.4%,1-5月份为下降2.1%;销售额6571亿元,增长5.5%,增速提高3.7个百分点。
  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4428万平方米,比5月末增加102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634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增加58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增加212万平方米。
  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8913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比1-5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11293亿元,增长14.1%;利用外资186亿元,下降20.6%;自筹资金23810亿元,增长10.1%;其他资金23624亿元,下降7.2%。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4252亿元,下降9.3%;个人按揭贷款6512亿元,下降3.7%。
  6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4.84,比上月回落0.18点。
  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分别为55个和52个,上涨的城市分别有8个和7个;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分别为69个和62个,下跌的分别有1个和8个。继5月半数城市房价回落后,6月中国55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下跌,占统计城市总数的78.6%,比5月房价下跌城市增加20个之多,沪广深三市均下跌。二手房价格下跌的城市也比5月多了17个。而早先中指院公布的百城房价数据显示,截至6月,百城房价连续两个月环比下跌,6月跌幅较5月扩大0.18个百分点,5月已是两年来首次下跌。100个城市之中,71个城市房价环比下跌,29个上涨。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房地产行业再度出现加速下滑迹象:今年前6个月,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不过,部分分项数据显示6月该行业有企稳迹象,房屋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销售额三大关键指标较前5个月降幅收窄。
  具体来看,今年前6个月,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6月份单月房地产投资额为11280亿元,同比增长12.5%,仍较低迷,环比增长34.0%,有明显改善。从历史经验来看,房地产投资5、6月份往往出现环比增长。
  房屋新开工面积降幅较前5个月收窄,竣工面积增速较前5个月有所提高。1-6月份,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9.8%,6月当月同比下降13.8%,连续3个月上升。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幅持续收窄,主要是近期房屋新开工量跌幅有所收窄。未来新开工降幅或将继续收窄,主要是因为去年土地出让量较大。
  销售面积及销售额仍处负增长。1-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0%,降幅比1-5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7.8%。商品房销售额下降6.7%,降幅比前5月收窄1.8个百分点。上表明房地产企业通过降价促销及各地或明或暗的松绑限购,销售情况有所好转,。而伴随着销售的下滑,库存量也在不断升高。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4428万平方米,比5月末增加102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634万平方米。
  受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影响,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下降,地价涨势也趋缓。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发布的报告称,二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地价(包括商业、住宅和工业用地等)环比增速为1.36%,连续第二个季度放缓,较上一季度下降了0.53个百分点。此外,全国主要监测城市中,综合、住宅地价环比上涨的城市连续第三个季度减少,六成城市环比增速处于平稳区间,五成城市增速放缓。同时财政部公布的数据还显示,6月土地出让金收入也出现跳水。1至6月累计,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1129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6月份增幅回落至7.3%,较一季度土地出让金40.3%的增幅明显下滑。这是房地产市场降温在财税收入方面的体现。
  资金方面,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8913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比1-5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也较年初两位数的增长大幅下滑。从房地产资金来源可以看出,今年按揭贷款与预收款明显回落,一方面反映了银行信贷偏紧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有购房者持币观望,购房态度转变的因素。
  目前房地产市场依然处于调整阶段,资金不足与需求疲弱困境仍将压制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提升。不过在楼市颓势渐显之际,各地房地产限购政策继续松绑,被视为楼市调控“杀手锏”的房地产信贷正从源头上刺激需求,部分银行不但推出利率优惠还放松了限贷多地房贷审批速度明显加快,部分城市审批时长从3个月缩减到1个月。截至7月底,已有24个城市放松或取消限购,官方明确宣布松绑的有10个城市。限购力度的加大,或使得商品房投资增速出现改善。除此之外,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的加速,将对冲部分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带来的影响,这也决定了房地产投资总体上不会再出现很大的降幅。
  三、机械行业
  2014年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升,表明制造业延续了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各分类指数普遍回升。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新订单指数上升幅度最大,是PMI上升的加速器,生产指数最高,是PMI平稳运行的稳定器。
  2014年6月,全国机械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683.54亿元,同比增长9.21%、环比增长6.58%。分行业看,6月份,机械工业各分行业均有不错的表现:从同比来看,只有工程机械行业、仪器仪表行业还是负增长的态势;从环比来看,只有文化、办公用机械行业仍然是负增长,但是降幅已经进一步收窄。同比增幅排名前七的行业依次是食品包装、其他民用、汽车、石化通用行业、农机行业、内燃机行业、机械基础件行业,且均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水平;环比增幅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是重型矿山行业、仪器仪表行业、其他民用、电工电器行业、工程机械行业。1-6月份,我国机械全行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8963.76亿元,累计同比增长6.23%。分行业看,内燃机行业、石化通用行业、农机行业累计同比增长均达到两位数;只有文化办公用机械行业、重型矿山行业、工程机械行业仍然是负增长,但是降幅趋缓。
  2014年6月,统计范围内农机行业、工程机械行业、文化办公行业主要产品呈现负增长的面比较大,其余行业基本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1-6月,统计范围内累计同比增速呈正增长态势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内燃机、石化、重矿、机床、电工、包装、汽车等行业。
  6月份,农机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6.77亿元,同比增长13.69%,环比增长0.72%。1-6月份,全国农机行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158.32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2.84%。1-6月,农机行业的主要产品产量均有下降。小型拖拉机下降幅度最大,为11.21%。其次是中型拖拉机,累计同比下降10.06%。
  6月,全国电工电器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501.93亿元,同比增长4.83%,环比增长8.72%。前6个月,全国电工电器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719.27亿元,同比增长4.88%。1-6月,电工行业的主要产品产量有升有落。风力发电机组增速较快,为28.56%。燃气轮机下降幅度较大,为40.2%。其次是水轮发电机组,累计同比下降21.09%。
  6月份,全国机械基础件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39.17亿元,同比增长10.56%,环比增长2.81%。1-6月全国机械基础件行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731.77亿元,累计同比增长7.99%。6月齿轮产品的产量为261748.33吨,同比增长20.89%,环比增长23.69%。1-6月份产量为1311141.04吨,累计同比增长16.04%。
  6月,全国汽车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07.70亿元,同比增长15.72%,环比增长6.12%。1-6月,全国汽车行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1672.17亿元,累计同比增长9.72%。
  6月工程机械行业出口交货值为29.05亿元,同比增速为负7.01%,环比增速为7.18%。主要产品产量差异很大,除了压实机械产量有上升趋势外,其它子行业同比增速均有所下降。1-6月行业出口交货值154.47亿元,累计同比增速为负5.76%。累计产品产量除压实机械外,其它产品产量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6月份全国仪器仪表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00.93亿元,同比增长为负1.11%,环比增长为10%。主要产品中,电工仪器仪表和汽车仪器仪表产量均有所回落,其中,汽车仪器仪表达到负2.87%。2014年1-6月份全国仪器仪表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531.24亿元,同比增长2.90%。各子行业产量累计同比增速存在差异。
  6月,全国石化通用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06.78亿元,同比增长为15.59%,环比增速为5.98%。石化通用行业中有9种产品中,除阀门、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印刷专用设备同比增速出现负增长外,其它几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1-6月,石化通用行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1,079.45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3.59%。各子行业出口累计同比增速差别较大。石化通用行业中除了石油钻井设备、印刷专用设备产量累计同比增速呈现负增长趋势外,其它子行业产量累计同比增速均出现正增长。
  6月,文化、办公用机械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05.38亿元,同比增速为4.18%、环比增速为负1.24%。1-6月,文化、办公用机械行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606.51亿元,同比增长为负2.92%。各子行业出口累计同比增速差别较大,除了幻灯及投影设备制造、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出现正增长趋势外,其它子行业均出现不同程度负增长。在主要产品中,除了复印和胶版印制设备产量同比有正增长趋势外,其它两种产品6月当月及累计同比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趋势。
  6月份全国重型矿山机械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73.42亿元,同比增速为3.42%,环比增长达到12.86%。各子行业差别较大。1-6月,全国重型矿山机械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52.48亿元,累计同比增速为负3.28%。1-6月,矿山专用设备、起重机、输送机械(输送机和提升机)产量增速表现良好,其中输送机械的产量增速最快,达到13.36%。
  6月,内燃机出口交货值为12.16亿元,同比增速为11.36%,环比增长3.43%。1-6月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8.92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4.58%。6月份,我国发动机的产量同比增速为7.86%,环比下降5.18%。1-6月,全国共生产发动机92404.11万千瓦,累计同比增速为11.25%。
  6月,食品包装机械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5.96亿元,同比增加23.41%,环比增加1.59%。前6月,食品包装机械行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30.55亿元,累计同比增长5.29%。主要品种中,1-6月,我国包装专用设备的累计产量为47913台,累计同比增长8.38%;金属集装箱累计产量为60912093.8立方米,累计同比增长7.38%。
  此外,6月,全国机床工具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9.72亿元,环比增长1.43%、同比增长5.09%。1-6月,全国机床工具行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221.18亿元,累计同比增长7.45%。产量方面,6月份,机床工具行业统计范围内的大部分子行业产品产量同比保持增长态势,只有铸造机械产品产量延续了下滑态势,但幅度进一步收窄。1-6月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工具仍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铸造机械产品产量同比降幅较上期进一步收窄。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上半年,各主要行业之间呈现分化走势,工程机械和农机行业的问题较为突出。工程机械行业上半年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仍然是负增长,农机行业和工程机械行业上半年产量呈现负增长的面较大。工程机械行业低迷是因与投资、房地产、钢铁、煤炭等行业关系较大。其一季度景气恢复曾经比较明显,但4、5月又重新陷入回落,主要受矿山开工率下降、煤炭、采矿、砂石料土方机械需求下降影响。农机行业受市场需求放缓,购机补贴发放滞后的影响,农机行业今年年初形势尚可,但大中型拖拉机逐月下行,1-6月累计大中小拖拉机产量已全部为负增长。
  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实体经济出现回落,机械工业主要产品市场需求持续萎靡,进入下半年,随着“微刺激”政策的实施,部分行业会有较好表现,不过下半年,经济依存下行压力,房地产市场仍存风险,对工程机械等行业仍有利空影响。另值得关注的是,下半年铁路基建等有望加速,利好与基建相关的机械产业。
  四、汽车行业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均突破1100万辆大关,增速高于预期,汽车行业整体经济效益较好,各类车型增长幅度相差较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上半年汽车生产1178.34万辆,同比增长9.6%,同比增幅下降3.2个百分点;汽车销售1168.35万辆,同比增长8.4%,同比增幅下降3.9个百分点。1、2季度汽车销量分别为592.19万辆和576.12万辆,1季度同比增长9.18%,2季度同比增长7.54%,2季度较1季度增速下降了1.64个百分点。6月,汽车生产185.56万辆,同比增长10.8%,环比下降6.1%;销售184.58万辆,同比增长5.2%,环比下降3.4%。


  图3:近期全国汽车产销量变化图


  乘用车方面,上半年,乘用车生产970.85万辆,同比增长12.1%,同比增幅下降0.7个百分点;销售963.38万辆,同比增长11.2%,同比增幅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1、2季度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0.09%、12.30%,2季度比1季度增速提高了2.21个百分点。上半年,轿车产销617.99万辆和615.16万辆,产销同比增长分别为5.9%和5.3%,同比增幅分别下降5.9和6.4个百分点。
  6月,乘用车生产159.90万辆,环比下降3.1%,同比增长17.4%;销售156.41万辆,环比下降1.7%,同比增长11.5%。其中,轿车销售99.45万辆,环比下降1.4%,同比增长5.0%。
  商用车方面,上半年,商用车生产207.49万辆,同比下降0.6%,同比增幅下降8.75个百分点;销售204.97万辆,同比下降3.2%,同比增幅下降9.88个百分点。其中,1季度销量同比增长为5.13%、2季度同比下降10.57%。
  6月,商用车生产25.66万辆,同比下降17.6%,环比下降21.3%;销售28.17万辆,同比下降19.7%,环比下降12.2%。
  从数据可以看出,2014年上半年汽车行业总体表现良好,乘用车产销增幅明显,商用车呈小幅下降。但单就6月表现来看,不如5月,其中乘用车产销环比微降,商用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呈较快下降。
  连月来,商用车销量持续大幅下滑,6月下滑幅度达到17.6%,导致上半年商用车同比增速已为负数。主要是因商用车市场受宏观经济和政策影响极大。一方面,原定于2013年7月1日实施国四排放,购车用户对于市场环境不确定产生的需求,部分企业、经销商在2013年6月消化国三车库存,导致集中冲量,2013年的6月淡季不淡,从而提高了历史阈值。其次,2014年3月份工信部宣布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国四排放标准,由于标准实施在年底,消化库存时间较长,且冲量时间未到;同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投资疲软以及房地产业的不景气等方面的共同影响,导致6月的销量在传统淡季中处于“更淡”的处境。随着雾霾等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排放法规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7、8月为车市传统淡季,其低迷态势或延续,且库存压力亦较大。不过就下半年整体来看,基于国内宏观经济总体仍平稳增长,消费信心会进一步增强,车市或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此外,国内汽车消费刚性需求仍然存在。而政府提倡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将带来汽车消费的升级,进一步加速消费者二次购车潮的到来,催生出更多购车需求。不过仍不能忽视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加入限行限购行列,其对车市的不利影响还会增加。
  五、家电行业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6月,我国主要家电产量同比涨跌不一,其中房间空气调节器同比增长速度高达23.2%,家用电冰箱及彩色电视同比增速保持正增长,分别增长7.4%和2.8%,家用冰柜及家用洗衣机分别下降6.0%和2.3%。1-6月份各主要家电产品产量同比多呈现正增长的态势。其中,房间空气调节器和彩色电视机产量同比涨幅较大,涨幅分别为16.3%和12.6%,家用冷柜和家用电冰箱分别上涨1.4%和0.7%,家用洗衣机下降3.6%。


表1:2014年6月主要家电产品产量

本月(万台)

累计(万台)

比去年同期增长 %

本月

累计

家用洗衣机

559.6

3,276.8

-2.3

-3.6

家用电冰箱

944.8

5,051.7

2.8

0.7

家用冷柜

173.5

1,026.7

-6.0

1.4

房间空气调节器

1,587.8

8,840.2

23.2

16.3

彩色电视机

1,085.7

7,065.0

7.4

12


   同时,产业在线数据显示,6月家用空调销售总量为1138万台,同比增9%,环比下降8.9%。内销量为732万台,同比增22%,环比降1.3%。出口量为407万台,同比降8.55%,环比下降20%,出口市场不景气继续拖累整体产销出货。6月行业库存为719.5万台,同比增27.75%,环比增0.4%。
  6月冰箱销量749.8万台,同比增长1.7%,环比下滑1.7%;内销522.0万台,同比下滑1.2%,环比下滑2.0%;出口227.8万台,同比增长9.0%,环比增长9.2%。上半年冰箱累计销售4145.4万台,同比增长0.9%。
  6月洗衣机总销量374.8万台,同比增长3.5%。其中内销出货量224.3万台,同比增长0.5%,环比2014年5月下滑11.5%。出口出货量150.5万台,同比增长8.4%,环比5月下滑1.5%。上半年总销量2696.9万台,同比增长1.7%。其中内销出货量1785.4万台,同比下滑0.4%;出口量911.5万台,同比增长6.2%。
  6月中国液晶电视销量为839.1万台,其中出口529.7万台,内销309.4万台,同比大增53.5%。1-6月液晶电视内销出货累计2167.2万台,同比下滑11.4%。
  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6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103亿元,增长10.2%。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199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1819亿元,增长56.3%。
  同时,6月份家电和音响器材实现零售总额为689亿元,同比增长10.7%,1-6月份家电和音响实现零售总额3537亿元,同比增长7.9%。
  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6月家电市场国内销售情况显低迷。6月为空调旺季,不过据了解,各企业三四线市场压货力度较大,一二线市场表现一般,迫于渠道库存压力过大,6月内销出货增速放缓。6月冰箱、洗衣机内销市场继续下滑,不过液晶电视内销终于触底反弹。同时出口方面,家用空调及液晶电视出口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冰箱、洗衣机出口市场继续增长。
  上半年整体而言,家电销售情况亦不乐观。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上半年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缓6.2个百分点,其中5月和6月销售增长只有7.4%和7.8%,呈低位趋稳态势。中怡康公司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冰箱销量同比下降10.5%,洗衣机销量同比下降4.8%。究其原因,一方面有刺激政策透支消费需求的因素,前几年实施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政策在促进家电销售的同时,也透支了部分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与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有关。此外,去年5月份,节能家电补贴退出引发“末班车”行情,由此推高了基数,导致今年二季度销售数据表现不尽如人意。
  后市来看,短期高温天气持续,未来空调行业零售端数据有望持续向好。同时近期国家领导人出访频繁、政府也在积极推出外贸优惠政策,出口环境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如7月中旬实施的出口免检涉及到空调、冰箱等17种家电,家电未来出口存在积极利好。不过长期而言,下半年房地产低迷态势继续影响市场,在没有补贴政策的刺激下,下半年表现难期乐观。
  六、造船行业
  2014年上半年,船市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些船东择机订船活跃,全球新船成交量依然保持高位。中国船企凭借承接散货船等优势,取得较好经营业绩。但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运力过剩难以改观、航运企业经营困难等因素影响,船市成交下滑趋势明显,新船价格上涨趋势受阻,市场前景不容乐观,中国船舶工业依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三大造船指标方面,1~6月份,全国造船完工174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4%。承接新船订单408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8.2%。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5206亿载重吨,同比增长39.5%,比2013年年底增加16.1%。
  重点监测企业产值情况方面,1~6月份,船舶行业87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60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船舶制造企业为742亿元,同比增长3%;船舶配套企业为143亿元,同比增长14.8%;船舶修理企业为64.8亿元,同比增长17.2%。
  企业盈利能力方面,1~6月份,87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8亿元,同比增长7.3%;利润总额受到个别企业大幅亏损的影响,仅为25.3亿元,同比下降40.4%。
  船舶出口情况方面,1~6月份,全国完工出口船154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0.8%;承接出口船订单383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2.3%;6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1.437亿载重吨,同比增长51%。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8.4%、94%和94.5%。
  同时,海工接单的世界市场份额占比提高到32%,居全球第一。上半年,我国承接各类海洋工程装备订单81艘(座),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11座、半潜式钻井平台3座、钻井船3艘、生产平台3座、海工辅助船59艘,合同金额79亿美元,世界市场份额占比提高到32%,居全球第一。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逐步走出困境,出现复苏迹象。三大指标中,除造船完工量同比继续下降之外,新承接船舶订单、手持船舶订单同比继续增长,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同比企稳并继续回升,其中,上半年承接新船订单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地位。对于造船完工量的继续下滑,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表示,主要原因为2011、2012年成交量小,市场低迷,船东接船意愿不强。
  造船业的复苏得益于大环境——全球经济的回暖,以及国家支持船舶行业的各项政策逐项落实。不过造船业景气恢复一方面要取决于航运市场运力过剩的局面得到改善,另一方也需要造船行业进行充分调整,淘汰过剩的产能,这个过程可能仍较为漫长。而短期来看,受BDI指数持续下滑影响,造船业复苏态势受制约。据悉,航运业的BDI指数在7月初开始下跌之后,连续下跌18天,并在下旬跌至历史新低的723点,造成航运业低迷。后续船东购置新船的积极性可能下降,从而制约造船行业的复苏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