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技术文献 >> 炼钢技术 >> 综合资料
转炉复合吹炼(LD—CB)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23]  作者:王喆,罗雍康,周耀宗  编辑录入:冶金之家  点击数:623

点击下载——转炉复合吹炼(LD—CB)技术分析.doc

 

转炉复合吹炼(LD—CB)技术分析

王喆,罗雍康,周耀宗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设计院)

内 容 摘 要:本文介绍了宝钢转炉采用LD—CB复吹技术的工艺特点、冶金效果,尤为详细地阐述了该底吹装置各部件的特点和功能,N2、Ar和(N2+O2)各种气体的选用工艺,以及保护风口和炉底寿命的设计和操作关键。

1 前言

1990年6月12日宝钢炼钢厂3号转炉复合吹炼正式投入运行,至今已达5年,冶炼正常、冶金效果明显、设备运行良好,最高转炉炉龄已达3264炉,且已明显地显示了复合吹炼的优越性。本文就有关技术内容作一简介。

2 LD—CB法复吹工艺

2.1 工艺特点

LD—CB复吹工艺有以下特点:

(1)底吹气体流量可调范围大,因而能适合冶炼从0.02%~0.80%含C量的各种钢种。

(2)吹气元件较其他复吹方式少,宝钢300t转炉只在火点区内设置2个透气元件。所以设备紧凑、投资少,操作也简单。

(3)可采用CO2作为底吹气体。由于有CO2+C=2CO的反应,因而在同样吹气量下搅拌力大,且CO2较Ar便宜得多。

2.2 LD—CB复吹工艺冶金效果

由于LD—CB法复吹工艺促进了渣钢反应和钢液搅拌,取得了如下冶金效果:

(1)停吹时钢水氧含量[O]降低值≥0.02%;

(2)渣中(T·Fe)含量降低值约为5%~6%;

(3)石灰单耗节约≥10%;

(4)轻烧白云石单耗节约≥10%;

(5)停吹时钢中[Mn]提高≥20%;

(6)钢水收得率约增加0.5%。此外,炉底寿命可达1500炉以上。

LD—CB复吹与LD顶吹冶炼的初步比较示于图1~图3。

 

 

 

2.3 LD—CB法不采用后搅拌(rinsing)工艺

在复合吹炼工艺中,许多国家冶炼终点时采用继续底吹后搅拌工艺以提高脱磷效率。LD—CB法复吹转炉也曾做过后搅拌试验,试验平均数据为:

冶炼终点时钢水温度1670℃,[P]0.02%;后搅拌后钢水温度1650℃,[P]0.018%。

 

如温度为1670℃[P]=0.02%,则在1650℃时,计算得[P]为0.017%。可以推论,后搅拌降[P],主要是由于后搅拌产生温降所致,而不是增大反应界面的结果。

另外,由于后搅拌降温废钢比降低约1%,铁矿石单耗下降,即钢水收得率下降,转炉寿命缩短约300炉。

LD—CB法已可获得较高的脱磷效果,故不采用后搅拌工艺。

2.4 LD—CB法复合吹炼控制系统

宝钢LD—CB法复合吹炼控制用仪表集散系统与LD顶吹控制用计算机联成一个整体。利用计算机实现LD—CB法复合吹炼的动态控制,在功能上具有CPU、自动、手动三种操作方式。

2.5 LD—CB法复吹工艺参数

(1)底吹气体为N2、Ar或CO2、N2+O2(O2≤30%)。

(2)底吹气体流量(搅拌时):常规吹炼最大0.09Nm3/t·min,特殊模式吹炼最大0.11Nm3/t·min。

(3)底吹风口数:2个上小下大的细径集管式透气塞,布置在火点区内。

(4)底吹气体模式(见表1);前期吹N2,吹炼终点前一定时刻切换成Ar气进行搅拌,出完钢至排渣开始又切换成N2气。

 

(5)每个风口的气体流量可单独进行调节。

3 LD—CB法主要设备和功能特点

3.1 底吹透气元件和功能控制

3.1.1 透气元件

宝钢300t转炉LD—CB法复合吹炼采用2个细径集管式透气塞,具有风口少的特点。

每套透气元件由风口透气塞、座砖、套砖,内外底砖等组成,材质为镁碳砖。透气塞上小下大,内有39根φ4mm的不锈钢细管,纵向设有多点测温,以连续指示透气塞的残余厚度。

3.1.2 风口透气塞特性和底吹控制

风口透气塞要求底吹气体能在大的流量范围内稳定吹入,搅拌效果可得到控制。

风口透气塞设计是复合吹炼技术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早期通常倾向于增多管数缩小管径,以保证在低压状态下底吹气体不堵塞或不产生漏钢事故,一般管径为0.1~3.0mm,管数10~150根。毛细管根数的增多使透气塞制作带来一定困难。而小的管径,使气体压损大大增加,造成风口前压力下降,气体温度上升,不易在风口端部形成蘑菇状(Mnshroom)保护层,导致风口性能变差,风口侵蚀速度在0.8mm/炉以上。对宝钢的LD—CB,宝钢设计院与新日铁在合作设计中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计算,将管径加大至4mm,减少细管根数,强化风口前的冷却作用,以形成带有0.1~0.3mm微孔的蘑菇状保护层,使底吹气体通过它而形成弥散形气泡,大大加强了均匀搅拌能力。更重要的是蘑菇状保护层避免了钢液对风口的直接侵蚀,使风口寿命大幅度提高。

LD—CB法采用的底吹气体为Ar或CO2,由于气体的冷却效果,在底吹过程中,通过控制气体的流量、压力来调节风口端部的热平衡,使端面有粘结物形成,经反复生长熔损,逐步在风口表面形成蘑菇状保护层。蘑菇状保护层断面X射线照片见图4。

 

为提高炉龄,在实际生产中采用涂渣工艺。当底吹风口被淹埋堵塞时,可采用(N2+O2)底吹气体来调整风口端部的开孔状态,即可恢复到最大流量状态,因此,采用(N2+O2)防堵开孔,操作简便,且气体流量恢复迅速。

LD—CB复吹法中形成蘑菇保护层操作是关键技术,由此才能实现大幅度流量调节,保证安全运行,延长风口寿命。

3.2 多通道气水旋转密封接头

在不影响原顶吹用气水通路旋转密封的基础上,增加底吹所需的二路气体通路。原气水通路与新增底吹气体所用的供气通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旋转密封接头安装在转炉非驱动侧。

其结构为多重管结构,内侧通路为炉体空冷用气体通路,中间通路为炉体冷却水的排水通路和给水通路,外侧通路为底吹气体用通路,以O型胶圈作旋转密封垫圈。

3.3 阀门站

复吹转炉每炉座各设一个控制底吹气体的阀门站。阀门站引出二根DN50管道接至旋转密封接头附近,用金属软管与旋转密封接头连结。

3.3.1 常态吹炼N2、Ar控制系统

正常状态吹炼,前期吹N2,后期吹Ar。控制功能:(1)N2↔Ar自动切换;(2)分两路独立流量调节。

3.3.2 非常事故吹Ar控制系统

在复合吹炼供气出现非常事故时,自动切换到非常用Ar状态(使用钢厂原有Ar气)。

3.3.3 吹(N2+O2)控制系统

设置吹(N2+O2)控制系统,其目的在于防止风口堵塞和调整蘑菇形状,以满足底吹工艺的要求。

3.4 风口更换装置

由于炼钢工艺和耐火材料的改进,转炉寿命越来越长。目前,复吹透气塞尚无法与炉龄同步。为确保转炉炉龄指标,要求在转炉使用过程中拆换透气塞。

风口更换设备有风口穿孔机和风口插入机。风口更换方式为:穿孔捣碎旧透气塞→孔形修正→插入新透气塞→炉底喷补。穿孔捣碎旧透气塞和孔形修正由风口穿孔机完成,插入新透气塞由风口插入机完成,炉底喷补由喷补机完成。

3.5 炉底配管和风口保护罩

为了减少来自渣罐、钢包及上部烟罩的热辐射影响,防止转炉出钢、倒渣时,烟罩里掉下来的渣块砸坏透气塞,对风口及炉底配管设置保护装置,见图5。

 

3.6 N2升压装置

3.6.1 N2升压机

根据底吹供气模式,在三吹二时,平均小时N2用量为380~700m3,选用单机容量720m3/h的氮气压缩机2台,其中1台备用。L型活塞式压缩机为二级压缩,水冷,进口压力0.4~0.7MPa,出口压力1.8MPa。

3.6.2 N2贮罐

容积为28m3N2贮罐1个,工作压力为1.6~1.8MPa。

3.7 Ar升装置

3.7.1 Ar升压机

根据底吹供气模式,在三吹二时,平均小时Ar用量为620m3,选用单机容量为830m3/h压缩机3台,其中1台备用。也是L型活塞式压缩机,进口压力为1.2MPa,出口压力2.8MPa。

3.7.2 Ar贮罐

容积28m3Ar贮罐2个,工作压力2.6~2.8MPa,以保证当气源出现故障时,在三吹二情况下,两炉钢仍能正常吹炼完毕。

4 结束语

如前所述,LD—CB复吹工艺采用了以下新技术:

(1)LD—CB法能实现大范围的底吹气体流量调节,且采用稳压供气,各系统分别调节,可以根据风口的不同状况进行最佳调节,从而取得最佳的冶金效果。

(2)LD—CB采用高压底吹气体,实践证明具有风口不易堵的优点,且采用N2中加O2方法,来调整风口蘑菇形状和吹堵。

(3)风口数量少,且布置在火点区内,炉内钢液流动状态好。

(4)风口采用外装式,炉役中期可更换。

(5)风口带有多点测温残厚预报装置来反映风口的实际残厚,直观简易。

(6)与顶吹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利用计算机实现转炉复合吹炼动态控制。

LD—CB工艺的采用,使钢中[O]大幅度下降,(T·Fe)明显降低,不仅使钢铁收得率提高,而且节约铝、铁合金及石灰等副原料,出钢口、炉口水箱、转炉的寿命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估计可节约成本2.5元/t以上。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