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技术文献 >> 炼钢技术 >> 连铸技术
CSP连铸液芯压下技术改造与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13-12-19]  作者:陈友根1,2,WolfgangMossner3,高海潮2,龙胜平2  编辑录入:admin  点击数:927

点击下载——CSP连铸液芯压下技术改造与实践研究.doc

 

CSP连铸液芯压下技术改造与实践研究

陈友根1,2,Wolfgang Mossner3,高海潮2,龙胜平2

(1.钢铁研究总院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812.马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钢轧总厂,安徽 马鞍山 2430003.西马克公司炼钢连铸技术部,德国 杜塞尔多夫 40237)

 要:通过对马钢CSP连铸液芯压下技术改造及其实践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增加液芯压下量对铸坯形状、铸坯内部质量及其轧制工序的影响,得出了在马钢CSP连铸现有装备条件下,将液芯压下量从原设计的20mm增加到35mm是可行的,压下率达到了38.8%。该技术成功开发不仅增加了生产的灵活性,也获得了良好的冶金效果。

  词:CSP液芯压下连铸冶金效果技术改造

1989年率先在美国纽柯公司投产的第1条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被誉为钢铁行业第3次技术革命[1],20多年以来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由于CSP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容积小,拉速快,使得结晶器内夹杂物上浮困难。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关联技术的进步,增大结晶器内腔尺寸以改善产品质量变成了可行[2],美国希克曼(Hickman)厂CSP连铸结晶器下口厚度由原来的50mm增加到70mm,通过液芯压下减薄到需要的厚度。为了进一步稳定结晶器内钢水流动,增加水口插入空间,促进夹杂物上浮,薄板坯连铸连轧结晶器有增大内腔的趋势,意大利达涅利公司、日本住友金属以及中国鞍钢等设计的结晶器出口铸坯厚度达到了90mm以上[3]。但是,在铸坯厚度增加的同时使薄规格轧制难度增加,所以为了兼顾热轧卷质量和薄规格轧制,马钢采用了结晶器出口厚度分别为70和90mm两种规格的结晶器,实践表明生产组织难度较大。因此,马钢和SMS Siemag合作在不更换结晶器情况下增加最大液芯压下率,从而既能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又能满足薄规格轧制的要求。这项液芯大压下技术(相对于当前国际最大液芯压下水平,称之为液芯大压下,简称B-LCR),最大压下量达到35mm,创造了液芯压下绝对量和相对量国际领先的水平。

液芯压下的作用主要包括:1)较好地解决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在产品规格方面的合理匹配。2)增加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流程的灵活性。3)改善铸坯内部结晶组织。采用液芯压下技术,可促使凝固过程中的二次枝晶间距变小。在液芯压下的作用下,液芯部分的钢液相对固相区向上流动,可进一步破碎初生的树枝晶,使之成为结晶核心[4],进一步细化晶粒[5]。4)改善铸坯表面和内部质量。结晶器出口厚度较大,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相对平稳,热流密度也较小,液芯压下可减小纵裂纹形成概率,抑制其扩展。可以促进液芯部分的钢液相对固相区向上流动,均匀液相区内部溶质,减少中心偏析和疏松[6]

1 液芯压下技术改造思路

1.1 液芯压下技术改造出发点

1)使用出口厚度90mm的结晶器,通过液芯压下向轧机提供55~90mm任意厚度的铸坯2)增加组产灵活性,减轻轧机负荷3)改善铸坯内部质量。

1.2 液芯压下技术改造遵循的原则

1)铸机硬件设备不做任何改造2)单辊最大压下量不超过原始设计3)液芯压下过程在完全凝固前完成4)扇形段及液压缸最大负荷维持原设计不变。

1.3 液芯压下技术改造方案

1)加大总压下量,将最大压下量从原设计的20mm增加到35mm,提高生产灵活性,改善铸坯质量,简化结晶器管理2)将液芯压下执行过程由原设计的在扇形1段内完成延伸到扇形2段底部完成(图1)3)根据总压下量,可以选择扇形1段模式、扇形1段+扇形2段模式或扇形2段模式来实现液芯压下,如图2所示(HMI局部操作界面)。

2 试验条件及试验方案

试验钢种为SPHC、Q235B、MGW800等,断面规格为1200~1550mm。马钢CSP薄板坯连铸主要技术条件和参数如表1所示。

根据上述3种模式及压下量在2个扇形段之间的分配,制定试验方案见表2。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液芯压下量对铸坯窄面形状的影响

铸坯在液芯压下过程中,窄面属于自由面,受压产生变形。具有代表性的变形主要是窄面鼓肚,如图3(a)所示,经测量压下到70、65和60mm的铸坯,其窄面最大鼓肚量分别为6、9和8mm,如图3(b)所示,通过热轧立辊侧压,能够满足轧制要求,热卷边部质量如图3(c)所示。在液芯压下过程中,结晶器液面发生轻微波动,压下完成以后,结晶器液面保持稳态,经设置在轧机F7出口的热轧卷表面质量检测装置PARSYTEC反馈,与结晶器卷渣相关的缺陷没有增加。

3.2 液芯压下量对铸坯三角区裂纹的影响

人们对液芯压下比较担心的是对三角区裂纹的影响,图4是铸坯厚度从结晶器出口的90mm分别压下到70、65、60、55mm时铸坯断面靠近窄面的宏观组织,生产的钢种均为SPHC,冷却曲线均采用T8。从图4中可以看出,随着压下量的增加,三角区没有发现裂纹倾向,可以判断,在试验范围内增加液芯压下量不会形成三角区裂纹。

3.3 液芯压下量对铸坯内部质量的影响

对热态试验铸坯凝固组织进行了低倍分析。图5是铸坯厚度从结晶器出口的90mm分别压下到70、65、60、55mm时铸坯断面中间部位的宏观组织,生产的钢种均为SPHC,中心疏松均为0.5级,70和65mm厚度铸坯中心偏析均为C类1级,60和55mm厚度铸坯为C类0.5级。结果表明:随着液芯压下量的增加,中心偏析和疏松有减轻的趋势。

3.4 液芯压下量对热轧卷楔度的影响

楔度是用同一断面两边距离边部40mm的厚度差表示,热轧卷楔度是整个热轧卷每隔200mm的楔度的平均值。根据对液芯压下试验热轧卷楔度统计分析获得液芯压下量(即铸坯厚度)与热轧卷楔度的关系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液芯压下量增加,热卷楔度总体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4 结论

1)对马钢现有CSP连铸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增加液芯压下量是可行的。

2)可以使用结晶器出口厚度为90mm的结晶器,生产厚度为55~90mm的铸坯。最大压下量达到35mm,创造了薄板坯连铸液芯压下率38.8%的最好水平。

3)铸坯的窄面鼓肚变形能够通过轧机立辊改善,对热卷边部质量没有影响。

4)随着液芯压下量的增加,铸坯中心偏析和疏松有改善的趋势。

5)随着液芯压下量的增加,未发现三角区裂纹和三角区裂纹增加趋势。

6)随着液芯压下量的增加,热卷楔度呈降低的趋势。

   献:

[1]   殷瑞钰.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的进展[J].钢铁,2008,43(3):1.

[2]   逯洲威.薄板坯连铸连轧的液芯压下技术[J].钢铁研究,2002,129(6):1.

[3]   田启新,马建锋,丁广友,等.唐钢FTSC薄板坯纵裂纹的工艺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J].南方金属,2007(6):10.

[4]   胡林,余益生,薛志明,等.连铸坯的液芯轧制[J].钢铁,1995,30(7):23.

[5]   张家涛,邢长虎,翟启杰.在不锈钢连铸薄板坯生产中应用液芯压下技术的探讨[J].上海金属,2004,26(4):21.

[6]   岑永泉.连铸坯液芯压下工艺[J].上海金属,1997(5):42.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