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技术文献 >> 炼钢技术 >> 综合资料
帘线钢精炼过程碳还原氧化钛理论分析探讨
发表时间:[2013-11-12]  作者:郭大勇1,高航1,万雪峰1,王秉喜1,臧绍双2,常宏伟3  编辑录入:admin  点击数:500

点击下载——帘线钢精炼过程碳还原氧化钛理论分析探讨.doc

 

帘线钢精炼过程碳还原氧化钛理论分析探讨

郭大勇1高航1万雪峰1王秉喜1臧绍双2常宏伟3

(1.鞍钢股份技术中心辽宁 鞍山 1140012.鞍钢股份炼钢总厂辽宁 鞍山1 140013.鞍钢股份产品制造部辽宁 鞍山 114001)

 帘线钢中含钛夹杂物尺寸和数量是衡量帘线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帘线钢精炼过程钛含量控制是影响帘线钢中钛夹杂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对帘线钢精炼和连铸过程碳还原氧化钛的热力学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在实际帘线钢精炼和连铸过程顶渣中的TiO2存在被还原的热力学条件并通过现场试验证明了热力学计算的合理性根据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现场的工艺控制措施在帘线钢精炼和连铸过程使用的造渣剂和耐火材料的成分必须严格控制防止精炼过程钢液增钛采用喂线的增碳方式可以达到快速增碳和减少钢液增钛的目的同时通过准确控制转炉冶炼终点碳含量减少帘线钢精炼过程增碳次数对于控制帘线钢中钛含量也有重要意义

  TiO2帘线钢热力学精炼过程

汽车工业迅猛发展使汽车子午线轮胎钢帘线用盘条的用量大幅增加由于钢帘线用盘条在加工过程受力状态复杂夹杂物特别是不变形夹杂显著增加盘条加工过程的断丝率TiN夹杂是一种不变形夹杂易于导致钢帘线用盘条在加工过程的断丝降低用户的生产效率提高用户的生产成本同时也降低钢帘线的疲劳性能

控制帘线钢中的钛含量进而控制钢中含钛夹杂物对净化钢质具有重要意义[1]周德光等人[1]通过钢中钛夹杂形成的热力学计算表明控制钢中的氮钛含量可以抑制钢中钛夹杂的形成控制帘线钢中钛含量一方面是控制合金和铁水中的钛含量另外一方面是控制造渣剂和耐火材料中以氧化物形式存在的钛的含量并防止这些以氧化物形式存在的钛被还原进入钢液

在帘线钢精炼和连铸过程钢液顶渣和覆盖剂不同程度地存在氧化钛对精炼和连铸过程顶渣以及覆盖剂中氧化钛被还原进入钢液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措施防止钢液增钛对于控制钢中钛夹杂具有重要意义

1 理论分析

根据钛-氧反应[2]和碳-氧反应[3]见式(1)~式(4)得出碳还原顶渣或覆盖剂中TiO2的平衡式见式(5)其热力学数据见式(6)由式(5)和式(6)可得出钢液中钛活度与钢液碳活度和渣中TiO2活度的关系见式(7)和式(8)通过钢液中元素的活度系数可以最终确定钢液中钛、碳和氧化钛含量关系

计算过程使用的典型帘线钢钢液成分见表1计算过程使用的钢液中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系数[5~6]见表2在计算中假设系统压力及CO分压均为100kPa无其他气体实际帘线钢钢液中钛的质量分数在0.0005%~0.0010%之间碳的质量分数为0.8%具体见表1根据式(7)计算在1500~1650℃之间与钢液平衡的aTiO2在0.27~0.01之间本文计算中顶渣或覆盖剂中aTiO2分别取值0.27、0.1、0.05、0.02和0.01讨论在不同aTiO2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时钢液中钛含量范围

首先通过式(8)计算不同温度条件下钢液中w(Ti)和渣中氧化钛活度的关系结果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如果钢中碳含量较低w(C)=0.1%理论计算的处于平衡状态的钛含量小于实际钢液中的钛含量0.0005%~0.0010%的范围顶渣或覆盖剂中的TiO2不能被[C]还原如果钢中碳含量较高w(C)=0.80%在1550~1600℃常见的连铸和精炼温度范围内理论计算的式(8)中处于平衡状态的钛含量接近或超过实际钢液中的钛含量顶渣或覆盖中的TiO2存在被[C]还原的可能性并且温度越高碳还原顶渣或覆盖剂中TiO2的能力越强因而对于帘线钢来说必须采取措施防止顶渣中TiO2被还原进入钢液

 

另外本文计算使用的高碳钢中还含有硅为此分析了硅还原顶渣或覆盖剂TiO2的可能性根据硅氧反应[6]得出硅还原钛的热力学方程见式(9)~(13)采用式(13)计算的不同温度条件下钢液中w(Ti)和渣中氧化钛活度的关系(具体钢液成分见表1)计算结果见图2由图2可见钢液中存在硅还原顶渣或覆盖剂中TiO2的可能性通过图2和图1(b)对比可知在相同的条件下与碳平衡的钛含量较与硅平衡的钛含量高表明在帘线钢中碳还原TiO2的能力较硅强

 

随着钢帘线用盘条逐步向高碳含量发展特别是对碳含量(质量分数)在0.90%~0.95%的钢帘线用盘条来说精炼渣和覆盖剂中的Ti被还原进钢液的可能性加剧为了保证这些钢种的钢质纯净度必须严格控制精炼渣和覆盖剂中的残余成分的含量防止钢液增钛

 

2 生产试验

在生产试验过程中对帘线钢精炼过程钢液钛含量变化和顶渣以及中间包覆盖剂氧化钛成分变化进行了测量见表3和表4由表3可知进行试验罐次在LF出钢到中间包位置钢液钛含量都增加与之相对应的进行试验的罐次在中间包位置钢液接触的覆盖剂的氧化钛含量均较高并且在这一过程并没有增加任何合金这表明中间包顶渣氧化钛含量的增加易于导致钢液增钛同时也证明了本文的理论计算结果是切合实际的

 

3 生产工艺改进建议

在帘线钢增碳过程中由于增碳剂的碳含量很高w(C)在90%左右因此增碳剂还原顶渣中TiO2的能力是很强的特别是在增碳过程存在增碳剂通过精炼渣向钢液里扩散的过程在钢渣接触的界面钢液碳的浓度大大超过成分调整的目标值导致精炼渣中TiO2被还原进钢液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为避免增碳剂还原顶渣中TiO2应该降低帘线钢精炼过程碳含量的调整次数防止钢液增钛这就需要精确控制转炉冶炼终点的碳含量使之尽量接近钢种碳含量要求为精炼过程准确控制钢液碳含量奠定基础精炼过程增碳剂的加入方式对增钛也有影响采用喂线的方式可以达到快速增碳和减少钢液增钛的目的另外降低钢液温度和在转炉炉后采用低TiO2含量造渣材料进行顶渣改质均可起到降低qTiO2的作用进而减小TiO2被还原的趋势

4 结语

本文对帘线钢精炼过程碳还原渣中氧化钛的热力学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得出如下结论在实际帘线钢精炼和连铸过程顶渣或覆盖剂的TiO2存在被还原的热力学条件并通过现场试验证明了热力学计算的合理性为达到防止钢液增钛的目的在帘线钢精炼和连铸过程使用的造渣剂和耐火材料的成分必须严格控制在帘线钢精炼过程减少增碳次数对于控制帘线钢中钛含量是十分关键的同时采用喂线的增碳方式也可以达到快速增碳和减少钢液增钛的目的另外降低钢液温度和在转炉炉后采用低TiO2含量造渣材料进行顶渣改质均可起到降低qTiO2的作用进而减小TiO2被还原的趋势

   

[1]   周德光.钢中氮含量的控制及其对钢质的影响[J].炼钢200521(1)43-46.

[2]   陈家祥.钢铁冶金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54.

[3]   梁连科.冶金热力学及动力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056.

[4]   Ma ZhongtingJanke Dieter.Characteristic of oxide precipitation and grow th during solidification of deoxidized steel[J].ISIJ International199838(1)46-52.

[5]   卓晓军王立峰王新华.帘线钢中CaO-SiO2-Al2O3类夹杂物成分的控制[J].钢铁研究学报200517(4)26-29.

[6]   黄希祜.钢铁冶金原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38.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