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技术文献 >> 炼铁技术 >> 高炉工艺
临钢高炉熔损风口量增加原因分析及建议
发表时间:[2013-10-30]  作者:荀成明  编辑录入:admin  点击数:967

点击下载——临钢高炉熔损风口量增加原因分析及建议.doc

 

临钢高炉熔损风口量增加原因分析及建议

荀成明

(山西新临钢钢铁公司,山西 临汾 041000)

摘 要:临钢高炉熔损风口量明显增加,给高炉稳顺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结合临钢高炉情况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便对临钢高炉生产有所借鉴。

  词:风口破损影响因素建议

风口是送风管路最前端的一个部件,也称风口小套或风口三套,它位于高炉炉缸上部,形成一定角度探出炉壁,它与风口中套、大套装配在一起,加上冷却水管等其他部件,形成高炉的风口设备。风口是高炉喷吹煤粉及高炉热风吹过的载体,所以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损坏,造成高炉休风更换,直接影响到高炉的生产效率[1]。国内外炼铁学者对风口破损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熔损;喷吹物对风口的磨损;铸造缺陷导致的过早破损;风口材质的老化等[2]

其中,风口熔损是风口常见的损坏原因,主要是由于风口与液态铁水接触时,造成风口处热负荷超过正常情况的一倍甚至更高,风口瞬间导热能力不足所至,因此,为使风口能承受恶劣的工作条件,延长风口使用寿命,常采取改进风口结构,增强风口冷却效果;提高制作风口材质和改善风口前端表面抗高温抗摩擦的能力[1]

多年来,山西新临钢钢铁公司(全文简称临钢)高炉一直致力于提高风口工作寿命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风口熔损仍很普遍,给高炉稳顺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笔者对临钢风口熔损的原因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了些建议,希望对临钢高炉生产有所指导。

1 临钢高炉风口熔损影响因素

1.1 原燃料条件

一般情况下,原燃料条件好,透气透液性能优良时,液态渣铁难以在回旋区积聚,风口前端处于气相区域保护。相反,原燃料条件差、冶炼强度低的高炉,风口回旋空间小,煤气不能顺利排出,直接与风口铜体接触,再加上风口前端出现的Fe-Cu合金层,恶化了风口的导热性,从而导致风口被溶解。2008年以来,受国内、国际环境影响,临钢炼铁厂配用了大量低品位原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炉操作的调整,也使得因原燃料的原因造成风口熔损的问题较为突出。

1.2 冷却水的供应与水质

临钢地处临汾市,属于严重缺水城市行列,风口冷却条件不好,夏季时,风口进出水温差虽能满足生产需要,但进水温度高达34℃左右,流量也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高炉冷却水质悬浮物达到300mg/L,超过了标准200mg/L的要求。因此,风口前端局部温度急剧升高时,风口极易冲蚀融化而烧坏。

1.3 高炉操作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环境的影响,高炉入炉原料频繁变化,高炉操作过程中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尤其是装料制度与送风制度不匹配,造成高炉风口前初始煤气流分布不合理,进而使高炉边缘气流或者是局部边缘气流发展,造成风口前回旋区工作状况变差,导致大量风口熔损。

高炉实际生产过程中具体表现为炉腰温度变化较大且较频繁的地方,风口最易损坏。

1.4 高炉生产的稳定性方面

高炉炉况长期不顺,闪坐料频繁,使炉缸大量堆积,风口前回旋区的工作状况明显变差,从而导致风口大量漏水,而频繁的风口漏水,频繁的休风更换,导致炉况不能稳定顺行,时有憋风悬料现象,最后导致炉缸堆积,又造成风口漏水,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稳定的工况条件是减少风口熔损的必要手段。

2 改善高炉风口熔损的建议

2.1 改善入炉焦碳质量,建立原燃料质量异常变化时的预警机制

提高焦炭质量(高温强度、M10、反应性指数,40~60mm的粒级比),以改善焦炭在回旋区的透气透液性能[2];建立原燃料质量异常变化时的预警机制,发现原燃料质量有异常时,临钢及厂部各部门要及时采取措施,同时高炉要根据原燃料变化情况,进行相应的炉况调剂,确保高炉生产行程不被破坏。

2.2 采用适宜的风口布局,活跃炉缸工作状况

采用与原燃料质量相适应的鼓风动能,以改善风口回旋区空间活跃程度,避免液态铁水在风口端面的积聚[2]建议采用斜风口,以使回旋区的下缘低于风口下缘,这既有利于活跃炉缸、减轻炉缸堆积,又可避免铁水与铜体的接触。但是斜风口的角度不能过大,过大不利于中心气流的发展。

2.3 稳定高炉生产过程控制

稳定高炉生产过程控制,就是要努力保持稳定的操作条件,主要是通过稳定操作制度和高炉管理水平,减少和杜绝操作过程中的盲目性、随意性,避免追求一时的高产指标而造成高炉生产过程破坏。

2.3.1 控制好冶强

1)禁止连续两小时以上料速超过规定料速。

2)禁止班跑料数超过规定要求上限。

3)正常情况下,当班跑料数较上班跑料数不准大于3批。

2.3.2 控制好高炉适宜的透气性指数

摸索高炉适宜的透气性指数,一般透气性指数大于正常值时,可能是管道行程的征兆,要密切监视,必要时果断采取减风措施;透气性指数小于正常值时,可能是炉况憋风或难行的前兆,要采取保守措施,防止炉况难行。

2.3.3 控制好炉温

保持炉温的稳定是关键:要求工长要勤分析炉况、勤计算、勤观察,尽一切可能保持炉温的稳定。同时要注意原燃料条件的变化,杜绝炉凉事故。

2.3.4 建立高炉汽化耗水量及炉腰温度波动模型

结合耗水量变化、煤气利用率、炉腰、炉身温度的变化,采取放料制、低碱度酸洗、加萤石洗炉等措施,保证合理的操作炉型,发现漏水部位及漏水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漏水对炉况产生影响。

2.3.5 关注好炉内外的协调工作

关注炉内外的协调工作,如炉渣流动性是否良好、铁口常维护能否正常、上渣是否按要求放好等等以及各工作系统的设备故障。

2.4 改进喷煤枪插枪操作

特别注意煤枪的原始角度和喷煤过程中插入深度,以免磨坏风口。

在原料条件很差、高炉只能低强度作业时,要按风口活跃程度来决定喷吹量和插枪数,风口不活的风口尽量不喷或少喷,以防止风口回旋区透液状况的恶化。

2.5 摸索适宜的装料制度

积极摸索与送风制度匹配的装料制度,使煤气流分布合理。首先要结合原燃料与高炉自身特点,逐步改进优化操作工艺,在摸索过程中要根据炉况反应情况,采取相应的调整,尽量保持炉况稳定顺行。

2.6 改善风口冷却条件

改善水质,提高风口冷却强度,减少风口漏水,减少休风次数,为长周期炉况顺行创造有利条件。

   

[1]   郝素菊,蒋武锋,方觉.高炉炼铁设计原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2]   杨龙贵.空腔式风口熔损原因的探讨[J].炼铁,1995(3):61- 62.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