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硅钙钡 +碳化硅”复合脱氧工艺研究.doc
“硅钙钡 +碳化硅”复合脱氧工艺研究
陈爱梅1,郑 颖2,王爱兰1
( 1.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内蒙古 包头 014010;2.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 要: 在生产 U75V 高速轨钢中,通过2 种试验方案的对比研究,得出: 在脱氧效果相当的条件下,采用“硅钙钡 +碳化硅”复合脱氧,可降低成品钢中的 w[Al],钢中夹杂物也有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 碳化硅; 脱氧; 合金化
包钢炼钢厂冶炼 U75V 高速轨钢,转炉脱氧合金化一直采用的是传统工艺,即采用硅铁合金化、焦炭份增碳、硅钙钡终脱氧。由于硅铁和硅钙钡中都含有较高的铝,在冶炼 U75V 高速轨过程中钢中w[Al]超标的现象严重,同时,由于转炉采用低碳出钢工艺,出钢后焦炭用量较多,造成钢中夹杂物增加[1]。碳化硅中w[Si]较高,而金属铝和杂质质量分数较少,采用“硅钙钡 + 碳化硅”复合脱氧工艺冶炼 U75V 高速轨钢,在脱氧效果相当的条件下,能降低成品钢中的全 w[Al],钢中夹杂物也有降低的趋势[2]。
1 试验条件
1. 1 合金化学组成( 见表 1,表 2)

1. 2 试验条件与方案
1. 2. 1 试验条件
试验是在包钢炼钢厂生产的无铝脱氧钢种U75V 高速轨上进行,试验炉数 48 炉。试验工艺流程: 顶底复吹转炉冶炼→LF 精炼→VD 真空处理→大方坯连铸。转炉出钢脱氧合金化顺序为: 碳化硅→焦炭→硅钙钡→硅铁。U75V 高速轨钢的化学成分见表 3。

1. 2. 2 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见表 4,统计炉数各 16 炉。试验炉较对比炉比较,转炉终脱氧剂硅钙钡的加入量减少40 kg,焦炭的加入量减少 90 kg,碳化硅的加入量是根据与硅铁中配入相同的硅计算得到的。

2 试验结果
2. 1 碳化硅中 C、Si 收得率
若转炉出钢量按100 t 计算,焦炭中碳的收得率按 93% 计算,得到碳化硅中碳的收得率为平均91. 5% 、硅的收得率为平均 90. 4% 。
2. 2 碳化硅脱氧效果
2. 2. 1 转炉终点控制情况
表 5 分别为试验炉和对比炉,转炉终点钢水温度、氧活度和 w[C]结果。试验炉和对比炉转炉终点钢水中的氧活度值均较低。

2. 2. 2 转炉出钢罐内钢水氧活度
转炉出钢罐内钢水氧活度,试验炉波动范围( 20. 2 ~30. 8) × 10- 6,平均 24. 1 × 10- 6,对比炉波动范围( 14. 5 ~35. 9) ×10- 6,平均 24. 3 ×10- 6。从钢水氧活度分布( 见图 1) 上看,钢水氧活度大多数分布在 25 ×10- 6以内,其中试验炉占 68. 8%,对比炉占 60%。因此,认为试验炉与对比炉脱氧效果基本相当,同时,也说明了碳化硅在钢中起到了很好的脱氧作用。

2. 3 精炼渣控制情况
表 6 为试验炉与对比炉 LF 精炼后炉渣化学成分。从表中可以看到,试验炉和对比炉精炼渣碱度平均值分别为 2. 6 和 2. 5,渣中( FeO) 平均值分别为 0. 7%和 0. 8%。说明采用碳化硅脱氧合金化不会改变炉渣性能。

2. 4 钢中[O]T
从铸坯上取样检验钢中[O]T。试验炉波动范围( 8 ~23) ×10- 6,平均 14. 6 ×10- 6,对比炉波动范围( 10 ~27) ×10- 6,平均 14. 8 ×10- 6。从钢中[O]T分布( 见图 2) 上看,钢中[O]T大多数分布在 20 ×10- 6以内,其中试验炉占 94. 5%,对比炉占 93. 8%。因此,进一步说明试验炉和对比炉脱氧效果基本相同。

2. 5 钢中 w [Al]
中间包取样,检验钢中 w[Al]。表 7 为试验炉和对比炉成品钢中 w [Al],从表中可以看到,试验炉较对比炉钢中 w[Al]明显降低,从钢中 w[Al]分布上看,钢中 w [Al]≤0. 004% 所占的比例试验炉和对比炉分别为 100%和 66. 7%。

2. 6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质量分数
在成品轨上取样,检验钢中金相夹杂物的质量分数。表 8 为钢中金相夹杂评级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到,试验炉较对比炉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有降低的趋势。

3 结论
( 1) 碳化硅在钢中起到了很好的脱氧作用;
( 2) 在脱氧效果相当的条件下,试验炉与对比炉比较,可明显降低成品钢中的 w[Al];
( 3) 采用硅钙钡 + 碳化硅复合脱氧,成品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有降低的趋势。
参 考 文 献
[1] 张朝晖,巨建涛,李小明. 转炉碳化硅脱氧试验研究. 四川冶金,2001,( 1) :13 -14.
[2] 李永刚,赵红亮,黄道昌. 转炉应用碳化硅合金化的生产实践. 炼钢,2006,22( 6)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