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Q345EL 钢铌硼镍微合金化工艺实践.doc
Q345EL 钢铌硼镍微合金化工艺实践
李 松,纪瑞东,李 俊,孙翠华
( 炼钢厂)
摘 要: 阐述了生产 Q345EL 钢的工艺措施。通过铌、硼、镍微合金化,提高了 Q345EL 钢的 -50 ℃低温冲击性能。Q345EL 钢种的成功开发,对产品品种结构调整和提升盈利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Q345EL 钢; 微合金化; 低温冲击性能
0 前言
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在中型线试制 Q345EL 品种钢,此钢种要求具有 - 50 ℃ 低温冲击性能,对钢中夹杂物、组织形态以及氮氧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炼钢 - 中型线工序的精心组织和密切配合下,较好的完成了试制计划,轧制性能满足了用户使用要求,提升了产品开发能力。
1 铌硼镍的微合金化机理及作用
1. 1 铌微合金化
铌是强碳、氮化物形成元素,在钢中极易形成稳定难溶的 NbC、Nb ( CN) ,在凝固期,先期析出的 NbC、Nb ( CN) 微小弥散质点,有利于形成较细小的等轴铸造组织,这种结构赋予细小的原始奥氏体晶粒,并将在加热过程中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在奥氏体区热变形过程中,根据 NbCN 溶解析出规律,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初、终轧温度等参数,控制 NbCN 的析出时机,利用 NbCN 在奥氏体中的析出,钉扎晶界、亚晶界、位错线等晶体缺陷处 ,来延迟奥氏体再结晶开始时间和防止二次晶粒长大,达到细化奥氏体晶粒,并进而细化铁素体晶粒 ,对钢产生强韧化作用。在奥氏体/铁素体相变后,析出极为细小 ( 约 1 ~2 nm) 的 NbCN,对钢有强烈的沉淀强化作用。
1. 2 硼微合金化
钢中添加少量硼生成的 Fe - C - B 脆性相复合化合物,在轧制过程中固溶于奥氏体中逐渐弥散化,能够提高钢的淬透性; 硼在晶界上的偏聚可以减少磷等元素的偏聚程度,对提高低温冲击韧性具有重要作用,硼还能使含铌钢的热延性得到进一步改善。
1. 3 镍微合金化
镍的主要作用是促成和稳定奥氏体,增加钢的高温强度。此次试制发现镍对提高低温冲击功效果明显。
2 Q345EL 钢种工艺流程
2. 1 工艺流程
铁水预处理( 脱硫)→600 t混铁炉→60 t转炉→60 t LF精炼→矩形坯连铸机→中型线
2. 2 转炉工艺控制
转炉冶炼采用经铁水预处理的低硫铁水和优质废钢作为原料。冶炼过程中控制合适的枪位和加料时机,渣料于终点前 3 min 加完。终点压枪时间不低于 30 s,矿石在吹炼前期加入,加入量控制在 15kg / t 钢以内,终点严禁加矿石降温。做到全过程化渣,终渣不透不允许放钢。
采用挡渣塞及挡渣球挡渣出钢工艺,确保挡好一次渣及二次渣,钢包渣厚小于 100 mm。出钢后在钢包表面加入炉渣改质剂50 kg。为 LF 精炼创造良好的精炼条件。
Q345EL 钢化学成分控制要求见表 1。

2. 3 LF 精炼工艺控制
1) 采用出钢渣洗工艺,出钢前在钢包包底加入全预熔合成渣 100 kg,起到了提前脱氧、脱硫作用,加速精炼前期成渣速度,缩短精炼周期。
2) 进站喂铝线 20 m 进行脱氧调渣,在精炼炉采用复合脱氧剂和硅钙钡进行扩散脱氧,每隔3 min粘渣一次,观察熔渣渣况,根据渣况及时调整脱氧操作。通电化好渣后,大氩气搅拌 1 min,取第一个光谱样,取样完毕喂硼铁线 10 m/炉( 以 50 t 出钢量计,硼回收率按照 70% 计算) ,喂硼铁线完毕根据初炼成分进行其它成分微调,确保喂硼铁线后 5 min取第二个样,根据硼含量进行适度微调。
3) 钢水出站前,采用喂硅钙线进行钙化处理,硅钙线喂入量为 180 m,喂线速度 >3 m/s。喂硅钙线后大氩气搅拌 30 s,将钢包转出精炼位进行“软吹”,软吹时间不得低于 8 min,软吹要求包内钢液微动,钢水不得裸露。
Q345EL 钢成品化学成分见表 2。

2. 4 连铸工艺控制
1) 正常浇注的中间包液面高度大于 800 mm,拉速控制在 0. 5 ~ 0. 7 m/min,全过程保护浇注,大包开浇 10 s 内挂大包长水口,中间包采用铝碳浸入式水口。保持结晶器液面黑面操作,保护渣要求勤加、少加、均匀加入。中间包液面保护采用“碱性覆盖剂 + 碳化稻壳”,碱性覆盖剂( 1 号连铸机碱性保护渣) 厚度 20mm。
2) 中间包温度控制在 1 525 ~ 1 545 ℃ 之间。
3) 结晶器采用液面自动控制,稳定结晶器液面,减少因结晶器液面波动对铸坯质量的影响。
2. 5 加热及轧制工艺
本次轧制规格为 H294 ×200 ×8 ×12,采用万能连轧机组轧制。
1) 加热炉温度严格按照质量计划对温度的要求,保证各段温度稳定,加热均匀,保温充分。加热温度及时间见表 3。

2) BD 开轧温度不低于 1 150 ℃ ,经开坯轧机往复轧制 11 道次,然后热锯切头后送往万能连轧机组,轧制温度见表 4。

3) 物理检测表明,进行铌硼镍微合金化后,轧材物理性能有明显改善。通过与以前生产过的Q345D 钢相比较,发现镍的加入对低温冲击功的影响较明显。冲击功数据见表 5。

3 钢中气体含量分析
现场用定氧仪测定钢中的游离氧控制在( 10 ~15) × 10- 6,全氧分析氧含量( 45 ~51) ×10- 6,氮含量( 46 ~54) ×10- 6,说明保护浇注很好的控制了钢水吸氧、吸氮,气体分析结果见表 6。

4 铸坯及轧材质量
从低倍组织分析来看,低倍组织均匀,铸坯的内部质量较好,见图 1。

从金相组织来看,基体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晶粒度达到 8 级,达到了细化晶粒的目的,见图 2。

5 结语
1) 采用铌硼镍微合金化后,H 型钢的轧材性能显著提高。尤其是加入镍后,低温冲击功有明显提升。
2) 硼微合金化前,用 Al 进行脱氧,可以很好的保护硼不被氧化,使硼的回收率达到 70%。另外,转炉炼钢氮含量较低,硼与氮的结合量不大,省去了钛脱氮的环节,对节约稀有金属具有积极的意义。
3) 采用“转炉 - LF 精炼 - 连铸”工艺成功生产Q345EL 钢,对莱钢实现品种结构升级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聂义宏,等 . 硼对高强度弹簧钢力学性能的影响[J] . 钢铁,2004 ( 5) .
[2] 于勇,田志凌,董翰等.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第 2 卷钢铁材料工程 ( 上)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 项程云. 合金结构钢 [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