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碳高锰钢连铸生产容易出现纵裂缺陷,常见现象有两种,一种为通长纵裂,最长延伸到整个铸坯长度,严重深度达到10mm,主要分布在铸坯宽面的中央位置;另一种是较短、断续的表面纵裂纹,裂纹较浅,深度一般小于5mm,主要分布在铸坯宽面1/2-1/3位置。 纵裂的影响因素有: 1、碳含量 对于中碳高锰钢,碳含量在0.14%-0.20%,随着碳含量的增加,纵裂发生率逐渐降低,特别是碳含量从0.14%到0.15%最为明显。 2、中包过热度 当中包过热度增加时,纵裂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当中包过热度大于35℃时,纵裂发生率大幅度升高。 3、浸入式水口 水口插入太深,从水口出钢孔出来的钢流带到钢液面上的热量不足,保护渣熔化不好,流入坯壳间的液渣较少,不能均匀良好的润滑坯壳;而水口插入太浅,从水口出钢孔出来的钢液对钢液面扰动较大,影响熔融保护渣的正常流入,也影响到坯壳的润滑。 4、保护渣 保护渣的性能非常关键,合适的保护渣能够合理控制坯壳在结晶器内传热,对控制纵裂的效果最为显著的。 减少板坯纵裂的措施 1、控制精炼结束钢水中碳含量在0.16%以上,避开包晶反应区。 2、适当降低精炼结束温度,保证中包过热度在20-30℃的合理范围内。 3、浸入式水口深度控制在120-140mm范..
友情提示 文章权限:高级会员 消耗金币:5 此文章需要 高级会员 及以上权限才可阅读!普通会员阅读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金币(普通会员注册即赠送20金币)。如何获取金币? 如果您还没有注册,您可以 点此 注册! 如果您已注册还没有登录,您可以在下面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