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行业聚焦 >> 新品研发
中国一重核电装备迈向国产化
发表时间:[2012-08-07]  作者:  编辑录入:冶金之家  点击数:160

从2010年末至2012年夏,承载着几代国人大型核电装备国产化梦想,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从中国一重大连核电装备制造基地陆续启航,驶向红沿河、方家山、福清等核电站。其中,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是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核电压力容器。

以自己突出的实绩,一重人自豪地向世界宣告:以中国一重为中坚力量的我国核电主要装备国产化、专业化、批量化制造已异军突起,中国人有志气、有能力开创清洁高效、质优价廉的自主核电时代!

积极发展核电是国家长期战略选择。世界上有核电锻件生产技术和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国外非但不转让大型铸锻件的制造技术,提供成品锻件也百般刁难,国内已开工的核电项目由于锻件制约已严重拖期。在大力发展核电站的背景下,国家下决心要实现核电锻件的国产化,且把这一重担交给了中国一重。

中国一重集团公司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吴生富告诉记者,由于国外的封锁,一重对核电锻件等产品研制要从艰难的原始创新开始。因此,一重核电产品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历史。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核电装备研制道路上,中国一重不断提升材料技术、提升工艺技术: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重成功研制专项核压力容器,为以后开发同类产品奠定基础;上世纪80年代,一重自主研制重型容器,在产品材质上实现了四次飞跃;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重开始涉足民用核压力容器领域,为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提供了核岛设备。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一重就承担了国家“863”重大科研项目——中国实验快堆堆容器、旋塞和堆内构件的研制任务。从2005年起,中国一重开始研制二代加和三代民用核电设备,开始实现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产化。

核电产品一般都是边科研边生产,质量标准近乎苛刻,生产难上加难。

为此,中国一重不吝投入,通过建设三大基地,为核电铸锻件国产化及产业化奠定基础。投资50多亿元,在富拉尔基建设世界一流的铸锻钢基地,在大连投资17亿多元建设世界一流的核电石化容器制造基地,在天津投资35亿元建设世界一流的成套设备制造基地。

在一重人的艰苦努力下,核电产品的科研生产取得突破,“二代加”、“三代”核岛主设备全部锻件研制成功,实现批量生产,扭转了我国核电重大技术装备所需关键设备和大型铸锻件受制于人的局面。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