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行业聚焦 >> 新品研发
电力惨淡背后的改革逻辑
发表时间:[2012-07-19]  作者:  编辑录入:冶金之家  点击数:199

一如市场预期,上半年电力工业指标颇为惨淡。自今年以来,电量消费从10%以上的增长轨道跌落,不用寄希望在这里寻找经济增长的信心了。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6月全社会用电量237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增速下降6.7%。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41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增速下降8.7%。

用电增速之所以大幅回落,源于工业经济持续不景气。我国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70%以上,钢铁、建材、有色、水泥等重工业用电占工业用电80%以上。

今年上半年工业用电增速仅为3.7%,去年同期则为11.7%,增速下降8%。而工业用电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意味着有超过150亿度的电力消费。这个数字超过中部省份一个月的电力消费总额。

自今年1月开始,我国工业用电增速持续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速。受此影响,6月份浙江、吉林、河南、上海四地全社会用电量出现负增长。

基于用电增速大幅回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为直接的逻辑链条是,火电停机、电煤需求下降、煤价暴跌、资源地经济下行、限产保价盛行。

对于晋陕蒙宁等煤炭大省而言,煤价暴跌导致工业利润急剧下降。内蒙古自治区研究人士告诉笔者,上半年该地区的经济数据“很难看”。为扭转颓势,资源地政府多选择限产保价,以求延续煤炭暴利。

在这里忍不住说一句,政府应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摒弃计划经济思维。市场具有自我修复和再平衡能力,企业去库存、自发减产行为将加速市场微观调整。行业机构、政府管理部门“限产保价”的大旗还是收起来为妙。

惨淡的电力消费让今年迎峰度夏略显宽松,“电荒”“煤荒”已无可能发生。但国家发改委仍在不断警醒:“全国电力供需趋缓,不表明我国经济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也不意味着能源供需出现了转机。当前应特别关注和防范高耗能产业的扩张冲动,加强气候监测预报。”

的确,电力、石油、煤炭等主要能源产品需求下降,主要归功于国内外经济下行。

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经济结构正被动接受调整,尤其是高耗能、低能效的重工业项目,将在市场浪潮中淘汰出局,我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或许幸得改良。

坦白地说,在既往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中,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高投资、高耗能、重型化项目仍旧占据上风,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并不科学。

上半年国内GDP跌破8%。有分析人士认为,国内宏观经济仍处于一个寻找底部的过程,没有明显触底反弹的迹象。当下的经济局势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机会,与其被动调整不如主动调整。

是时候告别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了,执政者不应继续迷恋于投资刺激经济,应以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为基础,走依托内需拉动经济的道路。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