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0年首钢大搬迁完成后,其上市公司首钢股份就几乎成了一个“空壳”。在经过多次难产后,首钢股份在去年底公布了置入迁钢的重组方案。
虽然依旧没能得到中小股东认可,但首钢似乎对于将迁钢置入上市公司这一重组方案非常执着,正不断清除障碍。
首钢董事长朱继民称,迁钢股权遗留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目前,首钢已按照第三方评估价格将这部分股权购回。这为首钢股份重组扫清了一个障碍。
“虽然很多股民对于将迁钢置入首钢上市公司的方案并不认同,但首钢认为这已是该公司能拿出来的最好方案,所以目前公司没有做后备方案。”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说道:“其实,即使将迁钢置入,对于首钢来说也不轻松。此前,迁钢有约1%的股权掌握在当地政府手中,为了迁钢的完整性,首钢多次交涉以求能够全资控股迁钢。但是双方在价格方面却一直没能谈拢。”
就关于迁钢项目的问题,一直未通过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的审批。这样一个身份不明的‘黑户’,怎么可以作为优良资产置入上市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股东抱怨。重组预案中也显示,目前,迁钢还有多项法律文件没有获批。
此外,对于迁钢的盈利,小股东们一直怀疑是首钢总公司为了把迁钢装进上市公司故意“做出来”的,也就是在上游原料和下游产品销售上通过关联交易提升迁钢的利润。
首钢相关负责人表示:“迁钢项目审批需要走流程,但这只是时间问题,迁钢绝不可能一直是‘黑户’。”而首钢股份总经理韩庆则更加自信地称,重组预案中即将置入股份公司的迁钢是“非常优质的资产”,“迁钢2011年盈利两个亿,放在整个钢铁业来看绝对可以算是一流的企业。也许迁钢跟宝钢比不了,但是绝对在鞍钢和武钢之上”。
近一年多以来,不少中小股东都在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维权,包括向法院起诉、与首钢电话联系、给首钢董秘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寄信等,虽然效果不佳,但中小股东绝对不会接受这一重组方案,维权行动还将继续。由此可见,首钢要想将迁钢资产放入上市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中部分信息来源于北京商报)
延伸阅读:
首钢迁钢公司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内的河北省迁安市,依托首钢矿业公司铁矿原料基地,资源优势和成本竞争优势明显。目前,迁钢已经达到年产780万吨铁、800万吨钢、780万吨热轧板带钢、120万吨冷轧电工钢的年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