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 >> 行业聚焦 >> 热点聚焦
中国铁矿石需求受关注产能结构性过剩系主因
发表时间:[2012-03-01]  作者:  编辑录入:冶金之家  点击数:366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消费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正在北京举行的“2012中国铁矿石会议”上,多位业内外人士认为,中国需求仍是未来全球铁矿石市场最重要的推动引擎,而中国钢铁行业的结构性问题则是阻碍中国成为钢铁强国的主要障碍。

“在经历近些年的强劲增长之后,我们相信中国仍是钢铁需求的关键动力。”巴西淡水河谷中国区总裁Luiz Meriz认为,中国强劲的国际收支平衡与政策弹性表明,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良好的水平,经得起疲软出口和矫正国内房地产市场时所带来的风险。

他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心从量转变到质,这就意味着中国将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钢材用以支持工业升级。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中国粗钢产量68326.5万吨,同比增长8.9%。2000年以来粗钢产量年均增加5000万吨。全年消费需求10.95亿吨,比上年增长14.4%。国产矿在消费需求中所占的比重为46.2%,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中国矿业联合会研究员吴荣庆预测,2012年中国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7亿吨,增长4%左右。生铁生产总量6.54亿吨,增量在2600万吨左右,需要铁矿石成品矿增量4300万吨,对铁矿石成品矿的总需求量为11.82亿吨。

然而,如此庞大的生产与消费却难以成为一个钢铁强国。正如吴荣庆所说,钢铁产能明显过剩,预计到2012年末,我国粗钢产能将达到8.7亿吨,而包括出口在内的消费需求约7亿吨,过剩1.7亿吨。

这是一个结构性的产能过剩。首先,2011年上半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CISA)会员企业比上年同期增长6%,增幅大为缩小,由地方中小企业为主的非CISA会员企业的增产幅度超过30%,全年产量预计超过1亿吨。

例如,2011年下半年,国家明令要淘汰的炼铁落后产能有3122万吨,可减少进口矿5200万吨。2011-2012年间新建高炉95座,合计生产能力13375万吨,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所为,而且多集中在唐山地区。其中有5.2%即700万吨的产能属于落后产能,可能被淘汰。“有些可能还没有建好就已经要被淘汰了!”吴荣庆表示。

“CISA的绝大多数会员企业都在收益恶化的困境中煎熬,而地方的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增产,与地方政府给予的支持、干预不无关系。”日本钢铁联盟海外调查小组成员伊藤仁认为,这是推迟中国钢铁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之一。

其次,目前钢铁产品出口退税政策也被认为是推迟中国钢铁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的主要原因之一。伊藤仁和吴荣庆都关注到,当前的钢铁出口一方面造成我国变相的铁矿石需求大幅增加。吴荣庆认为,应该围绕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需求来制定钢铁产品出口税率。

“有关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因此下调甚至取消,有部分低附加值钢铁产品甚至要上调出口关税率。如果此次钢铁出口政策调整到位,将可能减少至少2000万吨的出口量,预期减少铁矿石3500万吨。”吴荣庆表示。

此外,不合格的钢铁产品数量明显。有专家估计,如果通过提高钢材质量杜绝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浪费,那么每年可节约钢材5000万吨,减少进口铁矿石1亿吨。

伊藤仁也表示,现在关注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其中关于用钢标准提高最让人关注。到2011年,我国人均粗钢消费已经达到了674吨,这已经接近或达到70年代美、日、德的人均钢铁水平,“但是因为结构产业结构差异,这样要到2020年左右接近到发达国家。”伊藤仁认为中国钢铁行业仍是面临结构性问题。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