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从我国钢铁企业的伤亡事故来看。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钢企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例如,有些企业把特种设备管理的重点放在向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上(偏重设备注册),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重点也只是关注给考核合格者发特种作业操作证(偏重资格认可)。这导致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缺乏对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风险,须得到重视和控制。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和危害性较大的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设备;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包括电工、焊工、起重机械和厂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锅炉作业、压力容器操作、制冷、矿山通风和排水等作业。对于钢铁企业来说,特别是与煤气和氧气有关的压力容器和管道、生产过程的起重和运输、检修过程的电工和焊工,具有多种危险和危害因素。 要消除或预防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事故,笔者认为,要从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构建、过程控制、人员培训三个方面人手。 构建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企业要针对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制订专门的安全管理..
友情提示 文章权限:高级会员 消耗金币:5 此文章需要 高级会员 及以上权限才可阅读!普通会员阅读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金币(普通会员注册即赠送20金币)。如何获取金币? 如果您还没有注册,您可以 点此 注册! 如果您已注册还没有登录,您可以在下面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