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行业聚焦 >> 新品研发
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推迟打开航油价格或大涨
发表时间:[2011-11-25]  作者:  编辑录入:冶金之家  点击数:348

随着上周国际油价再度大涨,业内机构曾测算国内汽柴油调价“窗口”最快将在昨天打开。但由于过去一周国际油价快速回落,“窗口”打开的时间已向后推迟到下月上旬。不过,率先市场化的航空煤油价格却可能紧跟国际油价步伐,在下月出现大涨。

  调价窗口推迟至下月打开

  上周,国际油价在地缘政治局势紧张问题的刺激下一度大涨。截至11月17日,国内成品油调价参考的三地原油变化率已达3.73%,距离4%的调价条件仅一步之遥。

  但此后,欧债危机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又促使国际油价快速回落。据卓创资讯向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三地原油22个工作日移动均价为111.178美元,三地原油22个工作日的移动变化率则是3.13%,较上周有所回落。

  “这意味着调价窗口要延期打开。”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峰告诉本报记者,如果原油价格不继续下跌的话,那么在12月上旬(约10日前后),调价窗口会打开。而如果国际油价继续下跌,则窗口打开时间还会延迟。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即便届时调价窗口打开,发改委也未必会很快兑现调价。一方面,在2008年12月上一轮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之后,每逢涨价条件满足时发改委都会有意推迟调价,以避免市场囤油待涨;另一方面,目前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推出在即,业内猜测调价可能与机制改革同时推出,或者在机制改革之后再实施。

  此前,权威人士曾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家正抓紧研究完善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改革方案,涉及“缩短调价周期,加快调价频率;改进成品油价格运行操作方式,增加定价的透明度”等内容,方案正等待有关部门批准。

  下月航油价格或大涨

  和国内汽柴油调价“拖泥带水”的表现有所不同,航空煤油由于率先实现了定价市场化,因此有可能在下月1日就进行调价。

  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10月25日—11月24日的一个月内,新加坡航空煤油价格持续高位震荡。根据发改委7月12日颁布的航空煤油进口到岸完税价计算,在此一个月期间内,新加坡航空煤油进口到岸完税价约在7696元/吨。而11月份航空煤油进口到岸完税价格为7320元/吨。据此测算,12月份国内航空煤油出厂价将大幅上涨,幅度约在376元/吨。

  “国内汽柴油因定价机制的问题,调价速度明显较慢。而航空煤油由于没有用22个工作日的移动平均价来计算,因此在调价反应时间上比汽柴油快得多。”刘峰说。

  根据国家发改委此前发出的通知,航空煤油价格市场化改革后,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按照不超过新加坡市场进口到岸完税价的原则,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具体出厂价格由进口到岸完税价和贴水两部分构成。其中,贴水由供需双方考虑市场供求、运费、交易数量、国际市场油价走势等因素协商确定,每年协商一次。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月调整一次,调价时间为每月1日。新机制自2011年8月1日起实行。

  刘峰表示,国家在制定成品油定价机制时会综合考虑时间及频率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如用22个移动工作日来计算,则22天一平均就会大大降低调价频率。而如果定价机制改革之后调价周期缩短,就会减少这种情况。但反应快了,国内油价可能跟随国际一路上涨,国内市场也会受不了。

  “另外,当前以22个工作日作为调价周期,业界就担心国际炒家可能借炒高或炒低原油来操纵中国油价。而一旦周期缩短的话,这种操纵可能会更加严重。”刘峰说。

  CPI走低有利油气定价机制改革推行

  能源专家管清友(微博)表示,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低有利于油气定价机制改革的推行,但对成品油来说,不会像市场传闻的那样完全由石油公司自主定价,还是会由国家把控。

  “未来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方向的确是市场化,但我个人认为未必会完全像航空煤油那样调整。因为原先定价机制为人诟病的一个方面就是过于透明,使得市场存在囤油、扰乱市场的行为。”管清友说。

  在他看来,成品油定价完全市场化目前还很难做到,但调价频率加快还是有可能做到的。

  石化联合会信息部副主任祝昉也告诉本报记者,机制调整是一个两难选择:机制调整后如果国际油价上涨的话,国内油价跟涨会比以前更快,这可能导致舆论压力更大;但如果机制不调整则还是会出现囤油、投机等现象以及炼油利润下降。

  “事实上,所谓定价权下放其实并不是说定价由石油公司说了算,还是会按照一套机制来执行,有可能是满足一定的条件就自动调整。”一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刘峰也表示,未来成品油价格调整还是会继续与国际油价接轨,但政府指导仍将存在。他同时指出,不应该只盯着成品油定价改革,包括石油进出口权等方面都应该适当改革,尤其是进出口权应该放开。

  “从资源供应角度来说,放开油源、让更多民营企业到国际上去找油源或者成品油,都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油荒。”刘峰说。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