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不怕竞争,如果有人活着,我们就一定要活着,而且要活的更好。”
2011年10月31日,中韩科技有限公司在“龙城”常州举办了2012年峰会以及新品发布会。在同期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中韩科技总裁羊健对诸多媒体说。
这不是无源之水。
2011年,是中国家电行业风云多变的一年,低迷的楼市、持续的通胀糅合出略显平淡的市场,让一直被高增长率环绕的众多终端家电销售商们颇感失望。
家电业增速减缓的态势正在蔓延,甚至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负增长。
但是,中韩科技——这个起步于中国家电下乡政策的新兴冰箱、洗衣机厂商,却在下乡政策即将全面退出、房地产行业寒流涌动、冰箱行业进入品牌淘汰期的当下,信心满满的进行着“逆市”扩张。
具有350万年产能的二期新厂房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与全球家电巨鳄伊莱克斯的合作正在稳步进行;有效网点的快速扩张即将走出“蓝图”,根据规划,2012年,中韩的有效网点将扩张到6000家,而2013年的目标,是10000家;中韩科技力争于2-3年内成为二线领军品牌,3-5年内进入一线品牌,斥资6000万辅助品牌打造,并计划于5年内在国内实现上市。
“决胜在终端”,媒体见面会期间中韩高层们屡次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似乎让我们看出了这些目标的立足点。
羊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韩科技公司近期不会考虑在总部层面与国美、苏宁等大卖场进行合作,而且也没有厮杀一线市场的企图——起步于二三线市场的“中韩”人,显然没有忘记这个广阔的舞台。
四年的家电下乡政策,这个“舞台”为家电企业带来了18110万件的销售量,4082亿元的销售额。而未来,众多的销售终端将在这里铺展开来。
但是眼下,恶劣的市场环境与下乡政策逐步退市的结合酝酿出诸多的疑问:后下乡时代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又成功转型?为探讨相关议题,中韩峰会联合中国家电网在常州举办了“后下乡论坛”。论坛上,中韩科技先进创新的科学技术与非传统营销策略赢得了与会专家的好评。
由韩国(株)中韩科技有限公司监制的中韩科技有限公司,前身为江苏德莱仕电器有限公司。公司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一期厂房年产能150万台冰箱,二期厂房年产能350万台冰箱。生产装备全部由韩国、德国、日本、美国引进,品质检验体系执行高于国家标准,完全满足双循环双系统对开门、法式、风冷、两门、三门和小容量冰箱的高标准品质需求,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最快生产效率可达18秒/台。
中韩科技总裁羊健在2012年中韩峰会上致辞时总结说,先进的技术、高自动化的生产线、韩国专家组等专业设计监测人才、浸淫行业十数年的管理团队,这些共同构成了中韩科技的核心竞争力,而“一流的设计、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利润”将成为中韩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些“内功”的磨练,将超越家电下乡政策的影响力,在后家电下乡时代,为中韩科技等诸多家电企业带来新的挑战,也必将带来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