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当记者走进新冶钢生产线时,立刻感受到了热火朝天的生产气氛。热轧机上,长条形的钢胚随着滚轮不断向前流动,鱼贯而入游进轧辊之间,片刻之后,成型钢材便从轧辊的另一头钻了出来。而在另一处厂房中,快锻机组也开足了马力,四根粗大的支撑柱中间,巨大的锻锤以恒定的频率对暗红色的钢胚进行锻打,不远处的封闭操作房内,操作工杨师傅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冶炼一批供出口的轴承钢,这批轴承钢的技术标准是目前国产材料使用的最高等级。湖北新冶钢党委副书记傅柏树满怀信心地说:“新冶钢现在每个生产车间生产出来的钢材,都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在国内外特钢领域里享有较高声誉。”
掌握核心科技
当新冶钢人将“建成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特钢企业”当做自己的长远愿景和基本价值观时,首先看重的是人才。
今年44岁的周立新,现任新冶钢副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主任、研发部部长、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轴承钢学委会主任。他就是新冶钢人才培育机制造就的典型代表。他1992年参加工作时,只是钢研所里一名普通的科技人员。工作之余,他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并于1996年考上北京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他的努力得到了公司的全力支持。周立新先后在上海复旦、北科大、华中科大学习,并赴日本住友、德国巴登、意大利达涅利、美国铁姆肯、卡特彼勒等企业考察学习,触动了他创新的灵感。
2004年,周立新瞄上了大方坯连铸高质量合金钢生产工艺技术的开发。因为这项技术,不但在国外属于先进,在国内也属空白。困难显而易见: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技术人员可以交流;没有资料可以研究。在其后的2年时间内,周立新几乎吃住在研究室,想尽一切办法搞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该项目技术一问世就填补了国内空白。新冶钢采用新技术生产的高标准齿轮钢、轴承钢及其它合金钢的质量一下子就提升了档次。目前,新冶钢已形成了年产20万吨以上高质量合金钢的能力,其中部分产品直接出口或顶替进口,广泛应用于机械、石油、汽车、桥梁、锅炉等行业。
危机逼出效益
2009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经济也遭受到严重冲击,钢铁行业更是首当其冲,新冶钢提出,依靠科技力量,竭力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大增长。
面对危机,新冶钢决策层果断决定将新产品的开发瞄准国外高端市场,随之,企业自主研发的锚链用钢、输油管用钢、船舶用钢等高附加值的品种接连问世。特别是四级系泊链产品,成功打入国外市场。该产品先后通过瑞典SKF、德国FAG、瑞典阿特拉斯、美国、英国、挪威、法国、中国CCS船级社等国际国内权威机构认证。今年又新增7项相关认证。还直接引来了包括江苏亚星锚链有限公司、正茂集团等国内企业的大宗订购。
以四级系泊链产品的开发为契机,新冶钢持续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从而使今年创汇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高标准完成“国家订单”
前不久,刚刚升空的“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因其上面有“黄石造”钢管而使新冶钢名声大噪。可不为人所知的是,早在1950年,新冶钢就开始为新中国的军工建设“添砖加瓦”。60余年来,国产军工产品中,小到轻武器,大到战斗机、两栖坦克,太空中的载人飞船,几乎都使用新冶钢的产品。
像往常一样,2010年,当国家向新冶钢下达“天宫一号”部件生产订单的时候,新冶钢便将此合同作为头等任务来抓。用最好的人员,用最好的设备,用最严格的检验程序,所有产品不允许有丝毫瑕疵,任何工序不达标都必须从头再来。这样,生产一个品种,需要20多道工序,新冶钢的研发、生产团队保质保量完成了合同任务,高标准地完成了“国家订单”,为“天宫一号”的顺利升空,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目前,新冶钢公司承担着我国82个牌号、256项军工钢铁产品的生产任务,其中重点定点产品7项,全国唯一军工定点产品4项。其生产的高温合金、功能材料、耐热钢、不锈钢、轴承钢、合金结构钢、弹簧钢、高强钢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兵器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