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首钢供应公司党委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转变观念,不断创新供应采购模式,打造服务品牌,1-5月份原燃料采购总量712.6万吨,确保了首钢集团资源供应的保障任务。
务实创新树立全新理念
作为首钢集团生产性服务业的供应公司,承担着总公司各基地的原燃材料采购供应任务。2011年,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供应公司加快转变观念,创新供应采购模式,打造服务品牌,贯彻落实好“三个首钢”,树立全新的理念,做到“六个牢固树立”。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理念:以服务为根本,全身心地投入到服务工作中去。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的理念:生产基地就是我们的用户,用户就是上帝,强化基地的需要就是任务、基地的满意就是标准的意识,用真心、诚心、热心搞好服务工作,确保优质资源的供应。牢固树立诚信共赢的理念:诚信是基础,共赢是保证和目标。牢固树立高效廉洁的理念:廉洁既是一个品牌也是一个形象,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办公环境和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廉洁勤政的管理体系。牢固树立人才优先的理念: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员工队伍,以此提升核心竞争力。牢固树立创新竞争的理念:竞争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竞争的发展。通过持续开展创新创优创业,不断解放思想,打破惯性思维,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深化供应链体系建设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持续推进与采购主渠道的战略合作,坚持稳定和发展资源主渠道,发挥其在资源、价格和质量上的优势,以保障首钢各地资源稳定供应。国有矿炼焦煤采购比例今年以来月均提高到78.6%,增加3.6%。喷吹煤采购国有矿比例今年达到了67.5%,比去年增加2.5%。特别是不断加强战略合作,今年以来山焦集团发运首钢的炼焦煤居全国各钢厂首位,开滦集团发运量创出新高。外购废钢中主渠道供应比例达到85%;地方粉、灰石、萤石等原料主渠道供货比例分别达到89%、88%、85%。
结合首钢原燃材料多地供应的实际和基地生产的特点,实行差异化采购和资源配置,为各钢铁基地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资源保障。优质主焦煤和肥煤的发运比例占炼焦煤发运比例的80.8%,比去年增加4.8%,提高优质柳林煤的到货量,已发运29.2万吨,为迁钢、京唐焦化生产提供了优质资源保证。根据迁钢公司炼钢工艺要求,使用高钙灰石替代普通灰石,以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目前迁钢地区高钙灰石库存达9万吨,满足了迁钢公司降成本的需求。
不断推进以废钢前沿料场、中心料场和废钢基地为模式的集废钢收购、分拣、加工、配送为一体的首钢废钢三级保障体系,为生产高端钢铁产品提供保证。形成了以四个首钢废钢基地为核心,以主要供应商和一般供应商为辅的供应渠道。加大了优质及纯净废钢资源渠道建设,开发建立了定点回收采购渠道,为迁钢供应了7.08万吨优质、纯净废钢,为首钢京唐公司供应优质船运废钢8.1万吨,保证了基地对优质废钢的需求。
以信息化为核心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
大力推进了信息化流程升级再造,先后对计划管理功能模块、物流管理功能模块、供应商管理功能模块、合同管理功能模块、资金管理功能模块等五个功能模块进行了优化调整。特别是采购计划数量和采购资金的自动分配功能的开发和运行,优化了计划、资金等自动分配的规则以及票据分配的功能,保证采购计划、资金分配的公平合理。材料性价比采购的跟踪系统已经正式运行。建立供应商门户网站,开发信息公告、信息展示、形象宣传等信息沟通功能,为供应商提供采购计划分配、资金分配、供应商评估等相关信息,自觉接受监督,受到供应商好评,为实现阳光采购打下基础。
推进“首钢大供应体系”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力
从单纯的比价采购向波段采购、点价采购、双月定价等多种方式转变。通过优化供应渠道、强化市场研究体系,积极推进资源经营性采购模式。明确材料采购中确定价格比质量、确定质量比价格的原则,跟踪材料的实际使用效果,积极探索实践材料性价比采购。建立了材料性价比跟踪物料目录、开发了材料性价比跟踪信息化系统、制定了性价比跟踪数据对招标采购份额影响的计算逻辑和算法。扎实推进进口材料国产化。对进口材料的目录进行了更新整理,制订了材料国产化的进度计划和安排,每月定期在基地召开国产化材料产品推荐会,推进材料国产化进程。今年已完成了迁钢公司板坯钢包滑板的国产化转化工作,实现经济效益103.1万元。加强与联合重组企业的沟通与合作,组织召开通钢、长钢等联合重组企业参加的“首钢供应体系沟通交流会”。与通钢、长钢签订了为其采购煤炭资源的委托协议,今年以来为通钢、长钢采购煤炭9.8万吨,其中为通钢采购7.59万吨,为长钢采购2.21万吨,获得了较好评价。
落实“三个首钢”打造供应服务品牌
供应公司建立了与生产基地和供应商的日常?通机制,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及时了解生产基地需求和供应商的生产情况,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成立了基地信息交流小组,每月定期对基地进行走访和交流,及时了解基地生产的需求并制订具体的供应措施等。加强对采购质量过程的控制,将事后检验变为事前控制,做到关口前移;组织采购、技术质量部门进行现场走访和技术交流,并邀请供应商和生产基地进行座谈;定期组织召开生产基地与供应商的沟通协调会,保证了原燃料质量的稳定,为基地生产顺稳提供了有力支撑。深化对标挖潜机制,提高供应竞争优势。通过持续与华北及全国市场价格、国内24家钢厂采购价格和中钢协58家重点钢企三个方面进行对标,不断查找自身在资源结构、采购渠道、采购价格、采购质量、运输半径、定价方式和采购模式等方面的差距;通过市场预测评价体系,组织130多名与采购业务相关人员对158个品种进行市场价格预测,全公司预测水平逐季提高;通过充分发挥煤炭、废钢、合金、有色等六个专题交流小组作用,定期研讨和分析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提出采购建议,实施积极灵活的定价策略。在地粉、合金、废钢等品种采购定价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0年实现经济效益1955万元。
供应公司围绕贯彻“三个首钢”在创新采购模式,打造服务品牌,提升竞争力,构建资源保障体系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供应公司会持续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打造服务品牌,贯彻落实好“三个首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为首钢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