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的债务危机加剧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有可能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抑制钢铁需求的增长。在9月26日~27日召开的第二届亚洲钢铁论坛上,与会嘉宾一致表示了对未来需求放缓的担忧。中国、日本、韩国业界均对东亚和东南亚钢材市场激烈的竞争尤为关切,同时对亚洲钢铁产能的快速增加带来的压力表示担忧。
全球需求预计放缓亚洲产能过剩凸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首席分析师李世俊指出,中国钢铁工业将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内钢铁消费增速将降至个位数,粗钢消费年增长为2%~7%。中国钢铁行业将面临四大考验:需求增速减缓、产业升级需要、环境资源制约以及同质化竞争。
宝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李海平在会上也表示了同样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经济目前面临巨大的挑战,国内宏观调控难度在“高通胀”的背景下增大,全球经济有二次探底的风险。中国的钢铁需求仍将保持增长,但增幅将趋缓,平均增长速度将回落到个位数以内。
新加坡星展唯高达研究(DBS Vickers甚至认为,中国的需求将减少,世界钢铁需求的增长引擎将由中国转向其他新兴市场国家。2010年~2015年,世界钢铁需求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将由此前5年的4.2%放缓至2.6%。该研究机构预测,2011年,中国的钢铁需求将增加7%,明年的增幅将降至5%;而印度、东南亚和非洲今年的增长率均将高于中国,分别为12.2%、8.4%和29.1%。
浦项研究所(PRI研究员许金淑表示,全球经济可能出现三种情况———有限的复苏(增长率在3.5%左右、长期的放缓(增长率为2%~3%和二次探底(增长率-2%~1%。她认为,全球经济放缓的时间可能长于预期,也存在再次探底的可能;钢材市场的复苏可能因财政的不稳定而放缓,发达国家市场的需求停滞,中国的需求不足以激活全球市场。
尽管全球的钢铁需求预计将明显放缓,但钢铁产能的扩张并未因此止步。许金淑表示,预计今年全球的钢材需求将增加5.5%,至14.65万吨;2012年的增长率将放缓至3.1%,至15.1亿吨。但粗钢产量将因发展中国家的新增产能而稳步上升,预计2011年将达到15.4亿吨,2012年达到16.4亿吨。同时,韩国的钢铁产能也将进入过剩的序列。据现代钢铁公司高级副总裁宋云松介绍,2009年起,韩国国内钢铁产能开始过剩,2010年产能达到5900万吨,需求为5200万吨。
印度的产能扩张也正在进行。印度某矿业公司代表称,印度联邦政府目前收到了86个钢铁项目的提案,涉及钢铁产能1.97亿吨;而地方的联邦政府已与相关企业签订了222个谅解备忘录,涉及产能估计为2.75亿吨。他预计,到2020年,印度钢铁产量将达到约1.5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