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低温加热生产取向硅钢中MnS和Cu2S的竞相析出肖丽俊,项利,岳尔斌,仇圣桃,干勇(钢铁研究总院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1)摘要:针对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TSCR)生产具有低温加热(<1200℃)抑制剂成分取向硅钢,研究了薄板坯连铸、均热以及热连轧过程中MnS和Cu2S的析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连铸过程形成的MnS在1180℃下难以完全固溶,并形成尺寸为200~600nm的粗大MnS粒子,而在此温度下Cu2S可以完全固溶并在热连轧过程中细小弥散析出,平均粒子尺寸约为30nm,可以作为取向硅钢的有效抑制剂。关键词:铸坯低温加热;取向硅钢;硫化锰;硫化铜;抑制剂在取向硅钢中,第二相质点(抑制剂)的作用是在脱碳退火和高温退火过程中抑制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促进(110)[001]位向的二次晶核吞并其周围以(111)[112]位向为主的小的初次晶粒而发生异常长大,从而获得全高斯织构的晶粒组织并具有优良的磁性[1]。目前取向硅钢生产通常采用的抑制剂获得方式是:铸坯高温加热(1350℃)使凝固时析出的粗大MnS和A1N固溶,然后在热轧或常化退火过程中弥散析出[2]。而目前薄板坯流程均热炉设计的最高炉温为1200℃,如何采用低温加热(<1200℃)即可使连铸过程的析出物全部或绝大部分固溶的..
友情提示 文章权限:高级会员 消耗金币:5 此文章需要 高级会员 及以上权限才可阅读!普通会员阅读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金币(普通会员注册即赠送20金币)。如何获取金币? 如果您还没有注册,您可以 点此 注册! 如果您已注册还没有登录,您可以在下面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