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方面,统计全国462家矿山产能利用率96.4%,环比增2.5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80.2万吨,环比增14.9万吨。山西:区域内多数煤矿生产状态正常,整体产量保持相对稳定。当前周边煤厂和贸易商大多持谨慎观望态度,囤货意愿不强,加之终端用户按需采购,市场实际成交有限。个别煤矿出货缓慢,根据拉运情况小幅调整煤价,预计短期内煤炭价格继续承压运行。陕西:供应方面,产地大部分煤矿正常生产销售,个别民营煤矿于近期恢复产销,整体供应量基本稳定。价格方面,进入五月,产地市场依旧延续了上月末的偏弱走势,多数煤矿存在一定销售压力,同时根据自身销售情况调整煤价,幅度多为5-10元/吨。后续预期上,目前下游终端采购仍以刚需为主,对市场资源采买相对谨慎,补库需求较弱,预计短期内煤价将维持震荡偏弱趋势。内蒙:区域内多数煤矿保持正常生产,上月底完成任务停产检修的煤矿基本已恢复正常产销,整体煤炭供应水平稳定。下游用户采购积极性不佳,终端电厂以拉运长协为主,非电企业保持零星刚需采购,贸易商及煤厂观望情绪居多,操作心态偏谨慎,在产煤矿销售情况一般,坑口价格继续承压运行。据统计,截止5月8日,榆林Q6000坑口价报528元/吨,日环比降2元/吨;鄂尔多斯Q5500坑口价报450元/吨,日环比持平;大同Q5500坑口价报472元/吨,日环比降11元/吨。
港口方面,本周港口动力煤整体走势延续弱势运行。五一假期结束,需求端整体未有明显提振,港口库存居之高位,下游拉运不畅,市场整体成交表现寥寥。在需求不济影响下贸易商报价有所下调,但下游压价现象严重,交投僵持,难以达成最终成交。叠加终端采购计划减少,市场信心再度走弱,冷清态势持续,市场煤消耗困难,基本以长协拉运为主。当前暂无利好政策支撑需求释放,后市需持续关注终端采购计划及港口实际成交情况。截止5月8日,环渤海三港(除黄骅港)合计库存3087万吨(+29),调入138.4万吨,调出109.4万吨,其中秦皇岛库存746万吨,锚地8船,预到19船;曹妃甸港区库存1450万吨,锚地5船,预到19船;京唐港区库存891万吨,锚地1船,预到5船。
下游方面,现阶段江南东部华南地区降水偏多,但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等地降水持续偏少,随着全国气温逐渐回暖,季节性用电需求偏弱,叠加其他清洁能源补位,部分电厂机组检修,火电负荷处于低位,电厂耗煤增长受限,库存继续保持高位缓升节奏。未来十天江南东部华南降水偏多,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及陕西关中等地将有高温天气发展,届时水力等清洁能源发电能力增强,对火电的替代效应和挤压作用将进一步加剧。在低日耗、高库存的压制下,终端多继续维持观望,以刚需拉运为主。后期进入五月下旬终端电厂也将进入“迎峰度夏”备煤期。据统计,截止5月9日,全国462家电厂样本日耗336.1万吨/天,环比增2.8万吨/天,厂内存煤8477.6万吨,环比增163.8万吨,可用天数25.2天,环比增0.3天。
进口方面,本周进口动力煤市场偏弱运行。近期进口印尼煤Q3800电厂最低投标价为441元/吨,而同热值内贸煤自北港运至华南到岸价约455元/吨;进口俄煤Q5500电厂最低投标价为674元/吨,而同热值内贸煤自北港运至华南到岸价约680元/吨。本周北港库存不断攀升,而需求持续弱势,导致煤价加速下跌且暂无企稳信号,进口煤同样投标重心有所下移;但内外贸价差明显收窄,进口煤价优势减弱,北港去库速度及价格波动或将重塑进口煤性价比。现印尼Q3800FOB价报49美元/吨,周环比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