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行业聚焦 >> 钢企动态
包钢集团:90%研发投入 撬动成果转化创新质变
发表时间:[2025-04-24]  作者:  编辑录入:小镧  点击数:243

当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企业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作为拥有60多年历史,为加快白云鄂博矿物的资源利用技术研究而成立的专业研究机构,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以下简称:矿研院)在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高达90%,非常态研发投入强度格外引人瞩目,也让我们不禁想要探究,是什么让其研发投入如此之高,这90%又托举起什么。

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世人都知白云鄂博矿藏富饶,却不知要在近200种矿物、71种自然元素中理清头绪,实现高质量采、选、用是个世界性难题。

2024年,内蒙古首个矿山和冶金固废领域特色重点实验室落户矿研院,这既是内蒙古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矿研院科创实力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国家全面启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矿研院积极行动,取得了一系列直接影响白云鄂博稀土资源、铌资源选矿工艺和开发利用的诸多科研成果,为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国家宝藏打牢了基础。

2023年,由李献华院士牵头,联合包钢集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矿床的时空演化和资源量”在包钢启动,成为产学研三端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新典范。项目开展后矿研院科研团队全身心投入,陆续在铌-稀土矿物学研究、稀土富集机制研究、铌成矿作用研究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3月,矿研院正式对外宣布,其科研团队在白云鄂博矿床发现“氧铅烧绿石”“献华铈铌矿”两种新矿物,既丰富了矿物学数据库,也是地球深部过程、资源勘探和材料设计的“钥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特别是两种新矿物的第一发现人杨莉、杨波,均来自矿研院,改变了传统科研院所主导新矿物发现的固有模式,侧面反映了我国企业科研院所的研究水平已从被动“技术跟随”步入主动“科研引领”。“献华铈铌矿”第一发现人、矿研院高级工程师杨波说:“作为青年科研人员,身处白云鄂博这样得天独厚的科研‘宝地’是一种幸运,更幸运的是包钢全方位支持科学研究,也让企业科研人员从‘配角’成为‘主角’。”

从传统科研院所主导到企业科研院所领衔,背后是矿研院围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这一发展“棋眼”的久久为功。2024年,矿研院牵头承担包钢集团A类项目《包钢选矿厂尾矿库资源减量化高值化技术研究》专题一、二、四研究工作,全力攻关下,科研团队形成了尾矿库资源调查及回采方案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等技术报告,开展的实验室小型试验探索并确定了“重选柱重选—重选沉砂选稀土—重选溢流选萤石”选矿工艺,获得了合格的硫、稀土、萤石精矿,并着手筹备扩大连续试验。另一项集团A类项目《白云鄂博氟碳铈矿的选别及冶炼工艺的研究》则聚焦“优化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精矿的分离工艺,提高稀土精矿品质,实现三废减排”和对稀土精矿的高效分离。

与此同时,矿研院积极参与国家级、自治区级重大专项科研项目,参与申报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公开项目《复杂难采战略性矿产资源精细化高效化开采技术》、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碳酸岩型铌矿床铌的富集机制:烧绿石和磷灰石微区原位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制约》均顺利获批;依托“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和冶金固废资源化绿色化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申报并确立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白云鄂博尾矿中稀土、铌、钛、铁的深度分离与梯级回收新工艺研究》,这些科研项目的获批,彰显了矿研院强大的科研创新实力与前瞻性战略布局。

在基础研究领域,矿研院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2024年年底,《白云鄂博矿物》专著正式问世,这部兼具科学研究和生产指导双重意义的矿物学专著是继1963年《白云鄂博矿物志》和1986年《白云鄂博矿物学》之后,白云鄂博矿物学系统研究领域的第三个里程碑式著作,收纳了209种矿物,附有1600余张显微图像和380余组电子探针测试数据,宛如一部关于白云鄂博矿的“百科全书”,揭开了世界级稀土-铌矿床的矿物密码,开创了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互促的崭新局面。

让研发压强打破技术壁垒,让好技术、好成果成为产业升级的助推器,2024年,矿研院以全年开展27项科研项目,年度任务完成率100%、验收通过率100%的佳绩,将科技创新之能势源源不断地注入矿业产业。

实验室直通产线和市场

科技创新本身不是最终目的,让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线、走向市场才是企业科研院所的目标。

如今,走进包钢“万吨级硫酸钙晶须中试试验线”,这条以矿研院《烧结烟气脱硫产物资源化利用新工艺的开发及产业化应用研究》科研成果为蓝本建成的中试线,已开始批量产出硫酸钙晶须产品,为我国钢铁行业解决烧结烟气脱硫固废共性难题、实现超低排放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作为项目研发人员与技术负责人,中试基地副主任王继平亲眼见证了中试基地从无到有并亲身参与建设的全过程。对于他和团队来说,中试试验线的落成并不是科研成果转化的终点,而是走向市场的开始。最近,他带领团队将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了新的“产线控水”试验中,持续完善中试产线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他说:“目前,我们已与涵盖沥青、橡胶、造纸、高分子材料、摩擦材料等行业的20余家企业开展应用试验,打响博研宝晶系列硫酸钙晶须产品品牌。今年我们的目标就是优化中试产线工艺,研发出较为成型的‘技术包’。”

此外,矿研院《白云鄂博铁矿含铁围岩干选回收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产业化成果“含铁有用岩大块干选回收系统”生产愈发稳定,2024年该系统实现营业收入6127.99万元;固废综合利用中试基地实现全流程带料调试,产出合格硫酸钙晶须产品663吨;氧化钪中试基地完成稀土精矿提质降杂扩大试验和新型稀土捕收剂的试制,累计产出388吨定制化药剂;持续优化性能的博研康馨抑尘剂的抑尘及环保效果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实现了50吨的销售。与此同时,矿研院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捕捉市场需求,全年技术咨询、服务收入达2448.05万元,创历史新高,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中试放大再到产业示范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不局限于实验室,不止步于技术攻关,以市场需求为罗盘、以国家战略为坐标,让现场和市场定义研发“边界”,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嵌入产业链,矿研院90%研发投入强度收获的不仅是科研投入资金的量变,更是企业科研院所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创新范式的质变。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