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冬来,飕飕的风吹起了“口哨”,让空气更加清冷起来。然而,驱赶寒意不仅有冬日暖阳,更有那些坚守在一线岗位最可爱的身影,汇集成涓涓暖流。
夜空中最亮的“星”
每当夜幕降临,高炉煤气脱硫净化项目部的灯,便会把整个现场照得如同白昼,数十位工人正紧张有序的进行平台爬梯及阀门短管的焊接工作。一支监护小分队来回不停地穿梭,管控现场作业安全,监督人员精神状况,验收施工质量进度,呈现出一派火热繁忙的景象......
据了解,项目现已顺利完成9处碰口改造及系统管道、阀门的打压和查漏工作。为了加快进度,动力能源中心从各科室、车间抽调出一批骨干力量,实行24小时轮班倒。并在夜间每2个小时,汇报一次现场安全监护情况。寒风阵阵划过脸庞,他们时而跺跺脚,时而搓搓手。笔者看到他们穿的有些单薄,便问是否觉得冷,大家都说入夜以后,确实有点冷,但在现场来来回回的跑着就不觉得冷了。
“时间紧,我们要见缝插针,打持久战,这四个支架今晚一定要浇筑好,否则就会影响白班施工”,现场负责人李恩泽揉揉自己冻红的鼻尖,来回踱步。
不知不觉,又到了换班时间,迎接“守夜人”的,将是清晨第一轮初升的朝阳。
跳动着的一团“火”
持续的降温让极寒天气接踵而来,针对近期气候特点及生产实际,动力能源中心水、电、气(汽)专业督查小组紧盯目标任务,用脚步丈量着安全,保障着生产,全面打响“抗严寒、保生产”攻坚战,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温暖。
特种设备、消防器材、仪表及安全附件的防寒排查、隐患消缺,一个环节都不少。为了让设备平稳过冬,他们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有现场监护的,有负责统筹指挥的,有抢修漏点的。目前,水系统易损件及到期备件均已更换,气体主管网及煤气储配站区域防腐刷漆,区域阀门及管道保温也进入尾声,同时能源管控中心30套流量计及22套液位计安装、布线施工均到位,保证了所有设备处于时刻战备状态。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不同的岗位,相同的目标。
寒冬虽冷,但正是有了这些依然坚守在一线工作岗位上的人,才使得钢城“春意盎然”。
冬日里的一束“光”
冬季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在寒风里握着热饮,有烤红薯和糖炒栗子陪伴的季节。但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冬天与众不同。
这些天,驱车行驶在厂区干道上,或行走在绿化带内人行道上,细心的你会发现,广告牌更干净了,标识牌更清晰了,职工的称赞更多了。青春焕发的“一抹红”身影,在煤气储备站门口显得格外显眼,他们正在沿着厂区主干道擦拭劳模展示牌,扶起跌落在绿化带内的警示标语,用双手扮靓这座钢城,暖心的形象服务在各个角落。
每逢活动,他们都是筹办的重要角色。助力秋收、爱心义购,他们化身果农,遍布乡间田野;青春逐梦、助学暖心,他们化身老师,传道解惑;检修漏点,敷设管道,他们化身外卖小哥,送饭上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他们就像一个个贴心的“暖宝宝”,成为这个冬日里最温暖人心的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