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开展以来,运行车间及时宣贯、立即行动,充分了解基层员工所想、所急、所需,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当好“第一人”,为员工解决生产、生活的“心上事”。
结对帮扶提能力,当好“第一帮带人”
运行车间自合并后,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天上“飞”的有40台行车,地面所有轧钢需要的“血液”全在这儿,还有64台水泵。
面对繁重的旬、月、年生产任务目标和庞杂的生产及生产辅助设备,车间不等不靠、眼睛向内、紧盯人员调配,综合分析全员专业能力、技术等级、学历层级后,将全员按照不同岗位结成专业能力提升对子,进行一个工种对另一个工种帮扶,一个班组对一个班组帮扶,一个人对“关键少数”帮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结对帮扶近两个月来,车间全员综合专业能力显著提升,各项设备故障率逐月下降,生产影响几乎为零,全员形成成绩你追我赶、错误举一反三、办法你我分享的良性循环,顺利助推生产目标圆满完成。
下情上传解众忧,当好“第一报告人”
工班长不仅仅是一个车间乃至分厂兵头将尾的存在,更是工资绩效、生活琐碎、工作日常的第一知情人和负责人。有工班长曾经跟我开玩笑说,“我一天跟我班上员工说的话,比跟我媳妇一天说的话多了不知道多少倍”,的确,虽是一句玩笑话,确是工作的真实写照。
因此,运行车间为了进一步了解员工的工作、生活思想动态,要求各工班长当好“第一报告人”,针对员工在工资、工作、生活方面提出的问题、困难,必须第一时间做好记录,积极解决,有困难的直接向车间反馈,必须确保每位员工安心上班无后忧、工作困难有办法、工资收入有保障。
力所能及办实事,当好“第一帮扶人”
“好的环境也是战斗力,职工的工作环境好了,心情愉悦,干工作才会有劲头!”近日,运行车间主任梁安成、副主任杨正,与党员、管理人员和部分职工代表一起,围绕“如何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这一问题展开交流。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们坚持“力所能及办实事,当好第一帮扶人”的原则,着力将“我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贯穿始终,通过座谈会,了解到职工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急难愁盼,切实解决好影响基层的难事。
车间先后成立了临时测量血压义诊点、职工微图书角,为办公室更换新桌椅板凳,为员工、外委施工人员免费提供热水及防暑饮品等等一系列举措,深得人心。近期,车间学习室正在进行地面硬化,墙面重新粉刷定制,学习室重新修整后将会为大家提供一个学习、休息的良好环境。在车间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为职工办实事的“忙碌”身影,车间将职工的“心上事”当成了“上心事”来解决,直接提升了职工们的幸福感、归属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