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似刀,双腿如风,炉台上他瘦瘦的身子却撑起了铁前生产一片天。他就是杨涌泉,一名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具备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炼铁人。
2011年进入公司先后,他参加高炉2期工程建设、高炉打压、检漏、试车及2#高炉开炉等工作。此后便是扎根生产一线,以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孺子牛”精神,一干就是10个春秋。在这期间他从一名普通的高炉工艺员到高炉工长,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一名独挡一面的新时代钢铁技术工人,带领班组成员共同进步,为2号高炉的稳定顺行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炼铁生产的第一线兢兢业业,恪守工长职责,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咱就是干这行的,不管怎样非要干出个名堂!”说完这话,这个已经接受过炉火淬炼的年轻人眼神中充满着坚毅和果敢。
今年来,面对外围原燃料质量不断波动的情况,他积极摸索出稳定炉况方案、降低燃料比途径,关注高炉炉型变化,对炉身各层温度进行跟踪、对比、分析,每日频繁奔走于炉前、料场、槽下,及时掌握外围情况变化,努力克服因原燃料质量、外围设备等对高炉的不利影响。在炉役后期侧壁温度升高,高炉护炉工作尤为重要,他先后查阅行业资料,见解性提出了采取加长风口、缩小进风面积,发展中心气流抑制边缘装料制度、稳定铁口深度2.8-3.2m、稳定炉温及【Si】+【Ti】的控制措施, 对炉缸安全运行提出改进意见,完善炉型管理及炉况总结分析,保证了炉役后期安全生产。
滴滴汗水,折射闪光的人生价值;颗颗螺钉,铺就新时代发展征程。正是靠着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才使得他在刚结束的第八届“陕钢杯”技能竞赛中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
他坦言,当前公司正走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如何面对新挑战,实现铁前系统深度降本,提高经济技术指标,他做的还远远不够,后续将不断对标先进、见贤思齐,最大限度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