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翻了一页又一页,金秋十月的钢城分外美丽,在炼铁厂有这样一群活跃在基层岗位的青春力量,他们深根土壤、汲取养分、向阳而生,将青春之我融入企业发展的洪流,将奋斗与责任扛在肩头。
青春挥洒 在三尺炉台
90后毛新宁,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 2020年进入炼铁厂1#高炉,“不浮躁,肯吃苦、能踏实留下来学操作技术,”这是班长对他的评价。参加工作前,他读过关于炼铁的专业书籍,遐想过那一方美丽的铁水,但当他身穿蓝色工服,戴好安全帽,跟着师傅第一次站在三尺炉前,除了震撼更多的是畏惧。“这么炙热的温度,炉前工测温可以站的如此近,他们不害怕吗?”,工长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思,拍了下他肩膀说:“没事,这都是小意思,以后我带你,保准你干的比他们还好……”就这样,清理渣沟,装炮泥,开铁口,同时要承担着制作泥套、维护撇渣器等工作。做为大学生,面对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他没有退缩,毫无怨言,跟着炉前工师傅们没日没夜的工作在火热的炉台上。衣服汗湿了吹干再穿,脸上涂花了洗一把再干。日复一日,毛新宁早已熟练掌握炉前的操作,瘦弱的肩膀早已锻炼的坚实有力,脸庞也褪去了初见的稚嫩。工作之余,他没有忘记学习,积极将学校里学的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积极提出自己关于工艺,管理的想法。谈及未来的打算,这个腼腆的甘肃小伙说:“炉前工-班长-工长,我希望能将学校所学运用到工作中,青春奋斗在热爱的高炉”。会的!脚踏实地一定能仰望星空。
青春激荡 在方寸指尖
耐材工艺文件、车间各类通报学习,降本增效,通讯稿件学习,月度生产安排,走进1#高炉办公室章森奎的办公桌,各类文件被装订成册整齐的摆放桌头。章森奎,车间技术员兼通讯员,认真细心是他的标签。12年进入汉钢公司的他,皮带工、天车工、炉前工。什么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他说“吃过的苦照亮前方的的路,正是各种工艺的了解才帮助自己完成技术员的工作,一线八年的锻炼才能写出真是的文章”每天的工作面对的是整个车间的各种工艺数据,所有涉及生产成本、指标数据,需要他一个个整理出来,报表中不会的公式每次做完报表后再反复练习,哪天的物料不平衡了,他主动查找什么原因。月度成本高低,他找到炉长一一核对;就这样,随着经验的慢慢积累,愈发熟练,提前着手盘库,提前核算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面对庞杂的数据群开始游刃有余、自信的笑容也时刻浮现在脸上。善于思考,笔耕不辍,1#高炉的对外宣传,章森奎同样是一支硬笔杆子,深入一线才能写出好的文章,他时常指导笔者的写作,一篇篇精彩的稿件记录了1#高炉的发展与进步,也记录下了他的成长和努力。陕钢集团汉钢公司2020年度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是对他在通讯员岗位上优异成绩的肯定。三十而立,章森奎正用手中的妙笔把青春梦想放飞在钢城上空。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无论是青葱年少的炉前小兵,抑或而立之年的中坚骨干,他们都是奋斗在炼铁一线线青年的缩影,他们执着追梦,勤于圆梦,青春与铁水齐飞,梦想与钢花共舞,在十里钢城深处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