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及时雨”,就是指农作物需要雨水滋润时,天降下了甘霖。后来引申来比喻,在别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的手,也就是适时的帮助。
古有“及时雨”宋江,他仗义疏财,救济贫困;今有“及时雨”——老陈的“神兵利器”,及时出手,为高线轧机装配维修解决了眉燃之急。这一绰号落在老陈的“神兵利器”头上是十分合适的,因为他就是“急人之急,扶人之困”的人。
这不,高线装配导卫班工长刘伟,急急忙忙找线切割工老陈来救急了!
“老陈,麻烦你能把轧辊端盖定位孔重新加工一下吗?发货回来的轧辊端盖定位孔有问题,本想利用你们班组的摇臂钻床重新钻孔就行了,可涉及到角度和中心距问题,钻出来的孔有80%对不上轧辊辊头的定位孔!现在有好几架轧机等着要装轧辊端盖,眼看月底就要复产了,所有轧机就要全部上线!我实在是急的没办法了!”
“伙计,别急!我先看看!”
线切割工老陈拿起标准件轧辊端盖和非标准件轧辊端盖做了仔细的对比。顿时,他眉头皱了起来,感觉到这轧辊端盖的加工比较棘手。
可老陈看到刘伟焦急的表情后,安慰道:“伙计!你放心!我会克服一切困难给你加工出来,绝对不会影响轧机上线!”
说完,老陈立刻拿起游标卡尺对轧辊端盖进行了测量,并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画出草图,标注上所有尺寸,计算出标准件和非标准件中心距的误差尺寸。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他迅速着手开始了加工准备工作,可在轧辊端盖查找加工基准的时候,给老陈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原来轧辊端盖是圆形形状,无法向四边形那样靠住一边确定加工基准。老陈盯着轧辊端盖,冥思苦想了一会儿,脑光一闪,想起来以前在中航工业的“绝活”,自行找来焊条制作了碰针,在对称的两端螺丝固定孔穿上两根螺栓锁紧,利用碰针接触螺栓来矫正轧辊端盖的平行度来确定加工基准。通过放电矫正、起始点定位、绘图程序编辑加工等一系列的操作,用了不到30分钟的时间,完美的加工出来了。
经过刘伟在轧机上轧辊辊头试装,定位销完全插进去的那一刻,刘伟激动的握着老陈的手:“太谢谢老陈你了!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你真是我们的及时雨呀!”
老陈此时心中的石头才落了下来,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声音:所幸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