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汉钢公司轧钢厂棒线车间从生产细小环节入手,以改革创新为突破点,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聚焦解决痛点、难点问题,不断地进行小改小革,使得设备故障率显著降低,并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公司降本增效、生产稳定顺行奠定根基。
革旧出新 让轴承换新颜
自投产以来,棒线车间7架、9架、11架主减速机经常会出现高速轴受轴向力影响,造成滚子翻转,撑破保持架现象,从而造成减速机振值和温度异常,如若未及时发现可能会损坏减速机内部齿轮轴、齿轮等,造成重大设备故障。随着设备的老化,7架、9架、11架减速机高速轴轴承寿命由原来的6个月减少至不足1个月,甚至出现过使用寿命仅3天的情况,每次故障需要较长停机时间抢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严重影响生产顺行。2019年至今随着165方坯改造后,11架经常性投用,高速轴轴承问题影响就越来越大,解决此项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此类生产问题必须得到彻底根治,要想方设法扭转被动局面......”随着该车间主任黄超的动员,棒线车间迅速与分厂设备科协商研讨,参照7架、9架改造成功案例,对11架也进行改造,即将减速机高速轴两端原来的调心滚子轴承23130,用新式圆柱滚子轴承NU2230和圆锥滚子轴承30230来替换,以避免轴承滚子翻转、撑破保持架情况的发生。
此项改造后,两种轴承本身可释放轴向力,从而有效避免减速机高速轴受轴向力影响损坏,也及时解决了其频繁损坏问题,对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用起到积极助推作用。据悉,此项改造全年可节约备件成本约3万元。
聚焦细节 转变方法解难题
在实际生产中,棒线车间一号棒线三段链原双工位摆臂上安装的导轮内孔装有铜套,与销轴配合旋转,但在设备运行期间,铜套易抱死,从而增加摩擦力,此种情况加剧了导轮的磨损,对生产影响较大。
面对此项问题,棒线车间维修人员集思广益,将导轮内孔上的铜套改换成轴承,改造后设备运行期间可有效避免导轮抱死现象,减少设备的载荷,也可防止导轮频繁磨损,从而延长使用寿命。而且这一改造不仅降低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使全年可节约备件成本1万元,对备件费用调配使用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关注环保 践行服务宗旨意识
一直以来,棒线车间二号棒线由于轧钢工艺原因,过钢时红钢高温会造成轧辊上油品以及钢坯上氧化铁皮受热,在立式轧机上方产生较大灰尘,对生产环境及员工身体健康都有影响,前期车间员工使用水管在导卫、跑槽间隙加装抑尘装置,以降低过钢时的灰尘,但试验后除尘效果不是很明显。
今年7月份,在分厂党委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应召下,棒线车间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和智慧,将原来简陋的单一水管除尘装置,改造成水葫芦式雾化喷头,来压制抑尘,经过7-8月份三伏天酷暑的验证,其改造效果很好。不仅能显著降低夏季高温造成车间灰尘漫天的情况,同时也有效保护了员工的身体健康。
让改革创新成为促进生产的新引擎,让员工智慧转化为护航生产的“智库”,一直是轧钢厂棒线车间秉持的思路。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力,让“创新之花”转化为大收益,助力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