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工艺管控水平,2021年以来,陕钢汉钢炼钢厂严格遵循“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这一原则,以党建先行,高“筑”防线,各项质量指标均完成了历史突破,其中钢水合格率完成99.96%,同比增长0.02%,达到半年阶段指标最好水平,唱响了工艺质量降本、增效的战斗主旋律。
党建“筑”底线,镇守原料质量“检验关”
为进一步提高废钢验收人员拒腐防变免疫力,炼钢厂党委以“八讲二十四不准”为准则,多举措筑牢原料质量检验的职业底线。
“你好,请按顺序登记,同时将车辆靠边,我们需要对你这车废钢进行质量检查。”这是废钢班长郭凯每天不知道重复多少遍的职业话语。废钢向来是炼钢厂原料验收的“老、大、难”问题,但是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其实也不难。
根据炼钢厂党委多次专题会研究讨论,剖析出“废钢插队卸车的人为干预性,复杂料型验收的人为差异性,票据办理的人为疏忽性”三点廉洁风险点。针对这三点,炼钢厂控制有妙招。一是公开废钢进厂登记台账,按顺序排队叫号卸车,形成纪委、内保监督、卸车司机多方共同监督的有效机制,杜绝人为干预的“私人订制”。
二是复杂废钢分门别类,大的类别分为压块、压饼、散状三项,再将废钢划向更细的分支,对照标准一一对应,按料验收,复杂料型“化繁为简”。三是增加层级多重确认,正常废钢计量、炼钢两方确认,异常废钢通知技术质量管理部、供销部四方确认,作弊废钢反馈保卫部、供应商六方确认,层层加码,层层落实,防患未然避疏漏。
“不管是废钢,还是石灰、合金、耐材等原料,只要把握好这三点,我们就能就能守好废钢验收作业的底线。”炼钢厂党委书记、厂长赵志雄说,各级人员必须筑牢职业底线和敬畏之心,严格镇守进厂原料检验第一关。
党建“筑”火线,镇守工艺过程“监督关”
“质检,这一炉钢合金结块了,下线抽样。”炼钢厂技术质量组副组长曹振民在吹氩平台对质检工沟通说道。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曹振民负责炼钢厂工艺监督管理工作。吹氩结束的这一炉钢水表面的合金结块已经熔化了,但为确保钢水百分之百合格,他没有铤而走险,毅然把这一炉可以热送的钢水拦了下来。
曹振民带领的工艺监督班,是炼钢厂的“火眼眼睛”,检查各类工艺违规,确保钢水质量是他们班组的职责。
在生产过程中,工艺监督员紧盯炼钢生产每一个环节的工艺操作:钢种化学成分达到什么范围才能出钢?出钢时间如何控制?何种情况钢坯需要进行二次检验?他们通过有效的监督杜绝重大工艺违规现象的发生,一般性违规也得到了有效遏制,确保工艺纪律执行率100%。
作为炼钢厂员工,敢于同生产工序“叫板”,敢于同违规“红脸”,自然也会面对他人的不理解。但是曹振民这样说道:“质量控制就是泄洪引流,如果不加控制,河水泛滥,谁都跑不掉!”质量控制就是“火”线,镇守工艺控制“监督关”,就是在修我们自己坚固的万里长城。
党建“筑”靓线,镇守下道工序“服务关”
根据集团“2.26”会议精神,炼钢厂以更好的落实以企业效益为主导的经营思想,本着优质服务下道工序,高效契合公司生产系统为原则,为企业经营发展“拾柴旺焰”。
在今年“大干红五月”期间,因轧钢高线检修,40万吨钢坯产量任务将有8万吨钢坯滞留在炼钢厂精整区域。为此炼钢厂机关、连铸党支部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有力举措,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完成产量任务。
但这背后,是这支只有5个人的精整班员工24小时连轴转,克服天气高温,钢坯高热,钢坯垛位紧张、岗位定员不足等各种内、外不利等因素,拿着记录和手电筒一遍又一遍核对钢坯支数和钢坯质量,实现全月钢坯热送、外运无差错。全月配合热送钢坯30万吨,装车外销钢坯4300多支,转运和过跨送交钢坯7.6万吨,超额完成了的工艺质量目标,为下道工序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
一眼琳琅满目的整齐钢坯垛位,构成了一道最出彩的“靓”线。
昔日质量不足荣,今日质量计无穷。
在党建引领下,炼钢厂迈着坚韧的步伐,“筑”防线,镇“三关”,向着更高的山峰,攀登,攀登,再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