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东盟国家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3月的50.8上升至51.9。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二个月高于50,而且是2014年7月以后的最高水平。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高于50点枯荣线说明制造业正在扩张,低于50点则显示制造业萎缩。4月,报告涉及的7个东盟国家中,有3个国家制造业的指数在50以下。
报告涉及的7个国家分别是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和缅甸。4月,越南制造业PMI从3月的53.6上升至54.7,是近两年半来的最高水平,表明该国制造业连续第五个月扩张。印尼制造业PMI达到了2011年初以后的最高水平54.6,显示该国制造业总体情况有显著改善。马来西亚制造业在4月进入扩张状态,PMI指数从3月略低于50.0升至53.9,达2012年中以后的最高水平,而且这是该指数10个月来首次高于50.0,以及2018年9月之后第二次高于50.0。泰国制造业PMI也从3月的48.8升至50.7,表明该国制造业小幅扩张。
新加坡制造业PMI从3月的50.7继续下降至49.5,表明该国制造业自2020年9月之后首次进入萎缩状态,但萎缩幅度不大。菲律宾制造业则四个月来首次进入萎缩状态,从3月的52.2下降至49,是2020年10月之后的最低水平,但实际幅度不大。
缅甸制造业PMI在4月再次出现严重萎缩,持续的工厂关闭和政治动荡继续给该国制造业造成严重影响,但PMI指数从3月的27.5回升至33,为三个月高点。
报告称,4月东盟国家制造业表现强劲,关键在于工厂产出出现了2014年7月以后的最快回升,同时新增订单出现了2013年5月以后的最大增幅。4月东盟国家制造业的外部需求有所上升,新增出口订单出现了近两年来的首次小幅增长。
为了满足更高的产出需求,东盟国家制造业企业再次增加了采购活动,增幅是2018年5月以后的最高水平。4月,企业产前库存基本稳定,而产成品库存的下降速度放缓。同时,东盟国家制造业继续面对供应链延迟的问题,但交货时间延长幅度已经降至2020年11月以后的最小程度。企业也在继续面对产能压力,积压工作量连续第二个月小幅上升。尽管如此,企业在4月继续小幅削减员工数量。在价格方面,成本负担再次显著上升,涨幅创下2013年11月以后的最高水平。因此,企业以2018年10月以后的最大幅度提高了产品价格。展望未来,东盟国家制造业企业的商业信心进一步改善,企业对未来一年产出前景的乐观程度达到2020年1月以后的最高水平。
IHSMarkit经济学家路易斯?库帕(LewisCooper)表示,4月,东盟国家制造业见到转机。数据显示东盟国家制造业的表现大幅改善,有明显迹象表明复苏已经开始,行业开始收复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