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技术文献 >> 焦化技术
捣固焦炭内在质量及等反应后强度指标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4-02-13]  作者:姚怀伟1,郑明东1,张小勇1,吴光友1,张献杰2  编辑录入:admin  点击数:711

点击下载——捣固焦炭内在质量及等反应后强度指标的探讨.doc

 

捣固焦炭内在质量及等反应后强度指标的探讨

姚怀伟1,郑明东1,张小勇1,吴光友1,张献杰2

(1.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2.安徽省化工设计院,安徽 合肥 230009)

 要:为了研究捣固焦炭对大高炉的适应性,在1050~1200℃使用焦炭连续热反应装置对A类顶装焦、B类捣固焦、C类捣固焦3类焦炭进行等温等反应的溶损反应。当焦炭的失重率分别达到30%,35%,40%时,停止反应,通过I型转鼓检测焦炭的反应后强度。结果表明:捣固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焦炭的热态性质在1100~1150℃时焦炭强度破坏程度最严重等反应后强度与国家标准CSR存在差异性。

  词:焦炭等反应反应后强度

由于钢铁和焦炭产能过剩,一方面高炉对焦炭质量,尤其是热态性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优质炼焦煤资源短缺。为降低炼焦成本,发展了配煤中添加弱黏煤甚至不黏煤的工艺与技术,捣固炼焦成为部分焦化企业新建焦炉的首选[1]。同样配煤结构情况下,捣固焦的冷态和热态性质确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但当使用稍高比例的弱黏煤炼焦时,焦炭的冷态强度与热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的相互关系与常规顶装焦炭所呈现的规律存在较大差异,使得捣固焦难以在大高炉上推广应用[2]。这里既有对捣固焦质量研究不够的问题,也有高炉过分强调焦炭热性质要求的缘故[3]。文献[4]对比研究了同样配比的顶装和捣固焦炭热性质,当配入较大弱黏煤或不黏煤时,由于捣固焦炭相对致密,存在虚反应性的现象。另外,国家标准CRI为等时间、等温度反应量,其标准忽略了捣固焦开始反应阶段扩散作用的影响,本文为此提出等反应后强度的概念[5]。Nomura等人[6]依据高炉操作,提出采用20%固定失重率的方法来评价焦炭溶损反应后强度。郭瑞等人[7]研究了控制失重率下焦炭的溶损动力学。炉料到风口焦炭溶损反应的最大量为35%左右,本文针对大容积高炉对焦炭性质需求,研究过程中也将失重率控制在这个范围内,采用连续热反应性装置研究捣固焦的热态性质变化规律,以期指导捣固配煤和客观评价捣固焦炭质量。

1 试验部分

1.1 试样

试验用焦炭分别取自国有大型钢铁企业顶装(A类)、捣固(B类)和大型民营焦化捣固(C类)生产焦。焦炭性能指标见表1。

1.2 试验方案

首先确定4个反应温度点(1050,1100,1150,1200℃),当失重率达到30%,35%,40%时结束反应,分别测出焦炭等反应后强度,然后选出3类焦炭强度差异明显的数据作为参考标准,从而得出指标的温度和反应量。

1.3 试验方法与结果表征

焦炭工业分析采用GB/T2001—1991方法测定。机械强度M40和M10按照GB/T2006—2008方法测定,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采用GB/T4000—2008方法测定。

焦炭的光学组织、反应前后的显气孔率等指标分别采用YB/T077—1995和GB4511.1—84标准进行测定。

焦炭连续反应性测定在自行研制的连续热反应性装置上进行,按文献[8]所述方法自动记录任一时刻的反应量。并假设开始(θ0)焦炭的质量为m0,而任意时刻θi时反应后焦炭质量为mi,任意时刻θi时的焦炭转化率Xi定义为:

焦炭等反应性后强度测定:焦样用量200g,反应器升温至400℃时开始通N2保护,快速升温至指定温度(1050,1100,1150,1200℃),恒温条件下通入CO2置换N2,气体流量为5L/min,当焦炭的失重率达到35%时,停止反应。切断CO2,试样在N2保护下降至室温。反应后的焦炭经过Ι型转鼓以20r/min的转速转30min,用大于10mm粒级的焦炭量(m20)占反应后焦炭质量(m10)的百分数表示焦炭的反应后强度(CSR35)。其定义为:

其他级别的等反应性后强度采用类似的指标计算。

另外,定义焦炭气孔率变化量(%)为:

焦炭气孔率变化量=反应后气孔率-反应前气孔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焦炭连续热反应性

3类焦炭分别在1050,1100,1150,1200℃与CO2发生碳溶反应,反应量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显然,无论哪一类焦炭,不同温度下随时间的延长,焦炭溶损反应失重率都近似线性增加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达到同一失重率所反应的时间缩短。这与碳溶反应为吸热反应有关,随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时间缩短。

由于配合煤和焦炭碳质结构上的差异,3类焦炭单独表现的规律不尽相同,其区别在于动力学参数。按照文献[4]所述方法,略去计算过程,仅给出动力学模型。

由于CO2浓度恒定过量,焦炭动力学反应可近似看做零级反应,模型可简化为:

B类和C类焦炭同为捣固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相近,且都小于A类顶装焦,这也决定了其在等反应的条件下反应速率较快,所用时间较短。

2.2 焦炭等反应后强度

3类焦炭的等反应后强度变化如图2所示。

对照表1,不同焦炭的等反应后强度和国家标准CSR指标变化差别很大,尤其在1100~1150℃温度段内,焦炭等反应后强度最低。CSR30和CSR40这2个指标在不同温度下区分度不明显,尤其是CSR40。在1150~1200℃的温度内,受失重量过大的影响,焦炭的强度几乎不随温度变化。

对比图1焦炭反应性关系,焦炭等反应后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并不是线性关系。A类顶装焦在1050~1200℃的温度内,失重35%的焦炭CSR35变化不大,B类和C类捣固焦出现较大波动。这是因为低温阶段碳溶反应主要受扩散控制,捣固焦炭气孔致密,气体不易进入焦炭内部,反应以外表面反应为主,焦炭强度影响较小,因此出现等反应后强度增加现象,而在1200℃下反应时,由于石墨化程度加大,使得等反应后强度也有增加的趋势[9]

结合图1和图2,B类焦在1100℃失重率达到35%的时间约为110min,与CSR国家标准反应条件比较接近,而这一温度的等反应后强度区分能力最差。1150℃下的CSR35指标与表1测试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事实上B类和A类焦均为同类高炉用焦,B类焦由于捣固效应使得焦炭质量明显较高,C类焦炭配煤中弱黏煤用量较大,虽然热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较好,但CSR35指标在3类焦中最差。

综合以上讨论,笔者提出1150℃下控制35%失重率的焦炭反应后强度可作为评价焦炭的新指标。

2.3 焦炭微观结构

3类焦炭的几个主要微晶参数见表2。

焦炭的微晶结构是焦炭气孔壁的基本单元,是决定焦炭热态性能的本质因素。B类和C类捣固焦由于配入了较大比例的弱黏煤,导致层片间距d002较大,但是,由于捣固处理,层面堆积高Lc较小,焦炭的热态性质有了很大的改善,这就为捣固焦炭B的等反应强度甚至高于顶装焦A这一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焦炭光学组织是影响焦炭热态性质的主要微观因素[10-11]。焦炭的光学组织测试结果见表3。

显然,受配煤结构的影响,捣固焦炭中各向同性、丝炭与破片的含量明显较高,这与使用弱黏煤较多有关。B类和C类焦炭虽然各向异性程度接近,但C类焦炭中细粒镶嵌组分最多,中粒和粗粒镶嵌组织变少,因此,等反应后强度较低。

在损失相同量的情况下,反应前后捣固焦炭同性组分降低较大,而顶装焦各向异性成分下降较多。这并不意味着光学组织的反应顺序改变,而是由于捣固焦受深层反应程度较低所致。气孔是影响碳溶反应的另一主要因素。反应前后3类焦炭的气孔率变化情况见表4。

焦炭气孔率主要受配煤挥发分和塑性胶质体质量的影响,尽管3类焦炭的总气孔率有些差距,但顶装焦反应前后总气孔率变化量较大,可见,在等反应量的前提下顶装焦抵抗溶损反应的能力差。

3 结论

1)配煤结构是决定焦炭质量的主要因素,捣固预处理有助于改善焦炭的冷态强度和热态性质,且对焦炭总气孔率的影响大于对光学组织结构的影响。

2)同样碳溶反应程度下,在1100~1150℃范围内溶损反应对焦炭热强度破坏程度最严重捣固焦炭的活化能相对较小,在等反应条件下反应速率加快。

3)焦炭等反应后强度较国家标准CSR指标更能揭示焦炭质量的内在差异性,推荐1150℃的条件下失重率达到35%后的CSR35指标作为新的评价标准。

   献:

[1]   Diez M A,Alvarez R,Barriocanal C.Coal for Metallurgical Coke Production:Predictions of Coke Quality and Future Requirements for Cokemak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02,50(1-4):389.

[2]   吴启军,段春明,周莹.捣固炼焦生产焦炭应用于大高炉的研究[J].燃料与化工,2009,40(3):9.

[3]   胡德生,孙维周.关于焦炭钝化技术的商榷[J].世界钢铁,2010,10(6):24.

[4]   姚昭章,郑明东.炼焦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5]   花冈浩二,坂本诚司,井川胜利,等.高炉用高反应性高强度焦炭及其制造方法:中国,00804012.5[P].2006-07-19.

[6]   Nomum S,Naito M,Yamaguchi K.Post-Reaction Strength ofCatalyst—Added Highly Reactive Coke[J].ISIJ International,2007,47(6):831.

[7]   郭瑞,汪琦,张松.溶损反应动力学对焦炭溶损后强度的影响[J].煤炭转化,2012,35(2):12.

[8]   汪洋.焦炭连续热失重反应性测定装置的组建及应用[D].马鞍山:安徽工业大学,2002.

[9]   Abel F,Rosenkranz J,Z Kuyumcu H.Stamped Coal Cakesin Cokemaking Technology Part1-A Parameter Study onStamptality[J].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2009,36(5):321.

[10]   王晓磊,郭治,曲思建,等.焦炭显微结构及矿物质存在下反应性变化规律探讨 [J].洁净煤技术,2008,14(2):87.

[11]   张代林,曾涛,李伟锋,等.煤焦显微结构特征与焦炭性质的关系[J].钢铁,2011,46(1):14.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