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本钢转炉烟尘治理工作应用实践.doc
本钢转炉烟尘治理工作应用实践
齐小艳,唐宏涛,张臣
(本钢炼钢厂,辽宁 本溪 117021)
摘 要:主要围绕转炉厂房上部冒烟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制定转炉烟尘治理措施,减少厂房冒烟。
关 键 词:转炉;烟尘治理;节能减排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工业污染的治理势在必行。对于冶金行业,转炉烟尘的治理工作是重中之重,研究并总结了本钢炼钢厂转炉烟尘的治理经验。
1 转炉烟气治理方法
本钢炼钢厂转炉烟气治理采用一次除尘和二次除尘两个系统:一次除尘系统主要是捕集转炉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尘烟气,并将其进行净化;二次除尘系统主要是补集转炉在兑铁水和出钢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并可兼顾收集转炉在冶炼过程中,从一次除尘系统活动烟罩处外逸的部分烟尘,然后将其进行净化。
2 转炉烟气治理现状
厂房冒烟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转炉溢渣、喷溅以及加降温料,占厂房上部冒烟的63.2%,其次是转炉兑铁与溅渣,两者占厂房上部冒烟的28.7%,供氧流量大补炉以及下枪吹炼只占8.1%。

3 转炉烟尘治理主要问题
造成厂房上部冒烟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3.1 除尘设备能力不足
3.1.1 一次除尘系统
老系统一次除尘风机为D3500,与120t转炉配套使用;新系统一次除尘风机为D3350,与150t转炉配套使用。目前,新、老系统转炉装入量为180t,需配备风机D4000型。
3.1.2 二次除尘系统
1)老系统二次除尘风机主电机轴承为滚动轴承,极限转速低,自2004年末投产就没有达到设计转速950r/min,日常运行转速维持在750~800r/min左右,吸力没有达到设计的7.8kPa,流量也没有达到设计的72万m3/h。
2)新二次除尘系统是按2台(4号、5号)150t转炉设计,包括上料系统、铁合金上料、南部倒罐站Ⅰ期等,系统按最大风量144万m3/h设计。
目前4号~6号转炉按180t组织生产,单台炉需要二次除尘风量为60万m3/h(7号炉设计),3台炉为180万m3/h,4号~6号炉二次除尘系统能力仅为144万m3/h,欠缺36万m3/h抽风能力。
3.2 炼钢工艺原因
3.2.1 溢渣与喷溅
受铁水、废钢以及操作原因的影响,转炉脱碳反应不均,突然剧烈反应,造成转炉溢渣或喷溅,此时产生大量的烟气,超出一、二次除尘系统的能力,导致烟尘外溢。
3.2.2 降温料的加入
经过理论计算,加入降温料,烟气流量将增加1.5~2万m3/h,短时间内造成烟气流量激增,如果二文喉口调整不及时或不到位,将造成烟尘外溢。
3.2.3兑铁、溅渣及供氧强度
1)转炉兑铁过程中洒铁时,烟尘将直接排至厂房上部。
2)转炉喷溅时,一次除尘风机低速,喷溅产生的烟气量要由二次除尘系统抽走,如果二次除尘效果不好或烟气量过大,将造成烟尘外溢。
3)根据经验公式计算,供氧强度增加1000m3/h,烟气流量将增加3000m3/h。
3.3 一次除尘烟气净化系统结垢
转炉吹炼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含尘气体,在通过转炉一次除尘烟气净化系统时,与浊环水进行传热和传质,Ca2+离子析出形成CaCO3沉淀物,附着在一文、二文喉口上,使一文、二文喉口缩径,造成一次除尘系统阻力增大、烟气流量降低、不仅导致炉口冒烟冒火,而且加重了二次除尘系统的负担,如果炉口冒烟冒火的烟尘量大于二次除尘系统的收集能力,则导致厂房上部出现冒烟现象。
4 转炉烟尘治理措施
针对转炉烟气治理主要问题,经过反复研讨,制定了以下措施。
4.1 老系统二次除尘设备改造
利用3号炉改造下线的一次除尘风机电机,更换到老系统二次除尘风机主电机,配外置液压系统,使老二次除尘风机的转速、流量、吸力达到设计参数,恢复二次除尘风机性能。该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
4.2 严格控制炼钢操作
加强岗位学习,提高岗位操作水平,稳定炼钢操作,杜绝因操作问题造成的烟尘外溢。
4.2.1控制溢渣与喷溅
1)合理匹配废钢,减少渣钢装入量。
2)对于剩钢、铁水Si高的炉次,采用二次造渣操作。
3)降温料采用多批次、小批量加入,避免集中大量加入。
4)加强岗位氧枪操作,减少炼钢吹枪、打烟罩操作。
4.2.2 降温料的控制
1)根据生产条件,废钢匹配到位,减少降温料加入量。
2)优化降温料加入时机,在吹炼前期或后期加入。
3)加强OG工与炼钢工的配合,加料前提前适当开大喉口。
4.2.3 兑铁、溅渣及供氧强度的操作
1)加强炉口与铁水罐嘴的处理,兑铁时缓慢进行,避免由于洒铁造成的烟尘外溢。
2)根据烟火情况,合理调整供氧强度,在吹炼前期或后期增大供氧强度。
3)转炉加补炉料时,一次除尘风机保持高速,待补炉料烟尘较小时,一次除尘风机低速运转。
4)在转炉下枪吹炼前,适当开大喉口,避免下枪开吹时烟尘外溢。
4.3控制一次除尘烟气净化系统结垢速度
4.3.1 稳定浊环水水质
1)通过加强浊环水水质管理,控制浊环水硬度和悬浮物,减少净化系统结垢速度。
2)针对浊环水水质问题,2011年10月25日在4~6号转炉浊环水系统开始高酸性阻垢分散剂试验,即:在新系统冷水井中投加高酸性阻垢分散剂,其主要成分:HCl2 4%,其它添加剂6%(包括EDTA、HEDP和聚马来酸酐等),水70%。有效成分中HCl占80%。
4.3.2 优化净化系统参数
1)在保障转炉烟气温度及净化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转炉浊环水的用水量,降低系统阻力。
2)加强浊环水系统的设备管理,尽量降低浊环水温度,从而减少净化系统用水量,降低系统阻力。
3)加强岗位人员在转炉吹炼过程中的操作,要求根据炉口冒烟冒火情况及净化系统参数随时调整二文喉口开度,达到即保证炉口不冒烟冒火,又能保证烟气净化效果。
4)保证净化系统清理效果,延长清理周期。
5)通过加强对一、二次除尘风机的设备管理,
保证一、二次除尘风机转速达到设计要求,从而确保转炉烟气净化效果。
4.3.3 控制原材料质量
1)加强散状料质量管理,避免潮湿。
2)提高石灰筛分率和筛分效果。
5转炉烟尘治理效果
转炉烟尘治理措施实施3个多月过程中,厂房上部冒烟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厂房上部冒烟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6 结论
1)通过优化炼钢操作,减少因加料、喷溅造成烟气量瞬间过大,导致烟尘外排现象。
2)通过二次除尘系统改造和解决一次除尘系统结垢,提高一、二次除尘系统能力,保证转炉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全部被一、二次除尘系统捕集,使本钢炼钢厂转炉烟气治理工作达到国家标准。